渭南市合阳县:精耕“引育用留”全链条 为县域发展聚智赋能

  (作者:王娜  武柢君  初审:央行  央通达    审编:杨川)

7.jpg

  近年来,渭南市合阳县紧扣“一区一地一县”建设目标,以全链条人才工作体系为抓手,在“引、育、用、留”各环节精准发力,激活人才发展内生动力,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筑牢人才根基。

  柔性引智广纳贤 汇聚发展源头活水

  合阳县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理念,多渠道拓宽引才路径。深化县校合作成效,依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才与科技优势,创新“高校+基地+人才”柔性引才模式,组建“三团两站一队”服务体系,累计吸引189名专家教授、15批249名硕博士研究生来合开展技术服务。

  聚焦教育、医疗等民生领域需求,借势苏陕协作平台强化人才交流,166名教育医疗骨干来合开展帮扶。围绕产业发展需求,实施“智汇古莘”“双招双引”专项行动,鼓励企业、园区靶向招才,同时打好“乡情牌”吸引在外人才返乡创业,形成多元引才格局。

12.jpg

  精准培育强本领 锻造实用人才梯队

  针对不同领域人才特点,合阳县实施分层分类培育计划,通过“项目+导师+实践”模式提升培育实效。推进“百千双万”工程,开展“双雁”能力提升、高素质农民培育等专项行动,建立“师徒结对”“1+2”传帮带机制,让骨干人才带动青年人才成长。

  在农业领域,建成180亩专家教授躬耕田,邀请专家围绕中药材、苹果、樱桃等特色产业开展技术培训11场次,服务农户1500余人次,今年预计培育高素质农民240名;在教育领域,实施“新竹工程”“骨干教师”培育项目,累计培训教师超3000人次,有效提升师资队伍专业水平。

  搭台赋能尽其才 释放人才创新活力

  以产业链布局人才链,合阳县扎实推进平台载体建设,深度融入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成市县级专家工作站12个、红薯和油用牡丹专业产业实验室2个,打造小麦、苹果等产学研一体化示范基地17个。在教育、医疗、文化领域,建成“名师+”研修共同体62个、名医工作室3个、非遗工坊14个,为人才搭建专业发展舞台。

  推动人才向一线集结,选派287名优秀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驻村助力乡村振兴,量身配备30名驻企联络员,精准对接企业生产难题,让人才在服务发展一线发挥作用、锤炼本领。

6.jpg

  用心服务解民忧 营造拴心留人环境

  合阳县把优化人才服务作为留才关键,构建“感情联络+典型激励+保障升级”服务体系。落实“两访两帮”机制,在重要节日、人才取得重大成就时主动走访,及时帮扶解决家庭困难和合理需求;开设人才风采专栏,选树优秀典型,厚植尊才爱才社会氛围。

  强化硬件保障,建成36套拎包入住人才公寓,开通就医绿色通道,落实子女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政策。推进“人才+平台+项目”一体化建设,足额兑现政策奖补,切实解决人才后顾之忧,让人才安心扎根、放心创业。



第58 《陕西城乡劳动就业》《陕西人社政策法规》数字融媒体开始订阅.jpg

第61-2 期待您关注.jpg

第59-3 陕西城乡劳动就业报 刊 网 矩阵.jpg

关注我们

网权声明 网站简介 网站纠错 互助互利 平台团队 平台联系 在线排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