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锋笔迹】 破就业结构困局 强重点群体技能——新岗位履职的破题之道与实践探索

  新时代呼唤新担当,新征程砥砺新作为。在奋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壮阔征程上,年轻干部和新提任科级领导干部是奔涌的“后浪”,是改革的“尖兵”,更是群众的“贴心人”。他们以忠诚为魂,在政治历练中淬炼初心;以实干为要,在基层沃土上挥洒汗水;以担当为荣,在急难险重前挺膺负责;以创新为翼,在改革攻坚中破局开路;以清正为本,在作风锤炼中永葆本色。即日起,【青锋笔迹】专栏正式启幕,记录他们扎根一线的奋斗足迹,展现他们破题攻坚的智慧火花,传递他们为民服务的赤诚情怀。让我们以笔为锋,以梦为马,共同书写新时代“信念坚、政治强、本领高、作风硬”的青春答卷!

640.jpg

  王慧 西安市雁塔区人力资源市场管理服务中心主任

  作为一名长期参与本区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的实践者,我深刻体会到,在当前就业形势下,提升劳动者技能,特别是重点群体的专业竞争力,是解决“有人无岗”与“有岗无人”并存这一结构性矛盾的核心抓手。近年来,我和同事们紧紧围绕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完善,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在此分享一些我的经验和感悟。

  我的破局之道:制度打底+帮扶到人

  面对结构性就业难题,光有热情不够,必须规则清晰、服务到位。一是制度是根基。我们聚焦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者、城镇失业人员等重点群体,花了很大力气系统梳理并规范了培训的全流程,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做好职业培训工作的通知》,从培训机构的准入门槛、开班过程的监督管理,到培训效果的绩效评估细则和工作责任划分,我们都制定了明确的规则。这份“操作指南”让我们的工作有了清晰的边界和标准,避免了盲目性,确保了培训的基本质量。二是帮扶要闭环。在实践中,我特别看重培训与就业的“最后一公里”。我们充分利用了自主开发的“雁云优帮”动态监测平台,它的强大之处在于能精准抓取和跟踪每一位参训人员的就业状态与需求,构建起详实的数据库。基于此,我们建立起“培训回访-信息推送-精准帮扶”的全链条机制。这个闭环不是一次性的,而是持续动态管理的。比如,回访发现学员就业困难,平台会立刻推送匹配的岗位信息,我们的专员随即跟进提供个性化帮扶。这切实保障了培训效果能真正转化为就业成果。

  成效看得见:数字说话+机制保障

  工作的价值最终要体现在成效上。让我感到欣慰的是,我们的努力取得了看得见的成果。一是任务落地有声。仅2024年,我们就依托优质的市级备案机构,成功为重点群体提供了8600人次的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培训内容紧扣市场需求,覆盖了电子商务师、健康照护师等多个热门且实用的职业领域。二是质量有进有出更健康。为了确保培训不流于形式,我们建立了严格的量化考核评估体系。我多次参与组织评审会,对承训单位进行多维度打分:培训质量硬指标、学员的口碑与推荐度、课程设置的实用性、师资队伍的水平等,都是关键考核点。我们坚持“优胜劣汰”的动态管理原则,做得好的机构获得更多支持,效果不佳的则被淘汰。这套公平公正的机制,实实在在地推动了我区职业培训工作的规范化和质量提升。

  从实践中收获的启示:联动聚力+培育精准

  回顾这几年的工作,我认为要行稳致远,必须多方携手、精准发力。一是走进社区,激活源头活水。我们意识到“酒香也怕巷子深”。我和团队成员积极联合街道、培训学校,把“技能培训进社区”活动办到了群众家门口。通过面对面宣讲政策、展示成功案例,极大地提高了重点群体对培训的认知度和参与意愿,让好政策惠及更多需要的人。二是政校企携手,定制未来人才。这是我个人认为最具创新性和前瞻性的实践。今年,我们率先在全市推出了首期“定制化人工智能训练师(DeepSeek应用)技能培训班”。这不仅仅是开个班那么简单,而是深度整合了政府、高校、科技企业的资源。我们精心设计课程,采用“理论精讲+深度实操”的模式,确保学员能真正掌握AI基础与应用。更关键的是,我们搭建了实战桥梁,组织20多名优秀学员直接与本地科技企业、行业导师对接真实项目。这种“培训+实战”无缝衔接的模式,极大地缩短了技能到岗位的距离,精准提升了学员在新兴产业(如AI)的就业竞争力,效果非常显著。三是贯穿始终的就业服务。我们不断深化“培训即就业”的理念,致力于打造 “需求分析-技能培训-就业帮扶-岗位匹配”的无缝服务链。在培训中后期,我们会邀请资深就业导师,为学员剖析行业趋势、传授简历优化和面试通关技巧,提供从求职到入职的全程辅导。在结业的重要节点,我们精心组织“岗位项目对接会”,让学员和企业直接面对面交流、双向选择。这真正打通了技能提升到成功就业创业的“最后一公里”,让学员的努力能快速兑现为岗位。

  展望未来,我和同事们的目标更加明确:我们将更紧密地对接瞬息万变的就业市场需求,深度整合各类培训资源,第一要务是推动劳动者技能与岗位需求实现更高精度的匹配。我们将致力于提供更加专业化、精细化的全程服务,用心为每一位参训学员“铺路搭桥”,助力他们不仅“能就业”,更能实现更高质量、更稳定的就业。这条路任重道远,但我们充满信心,也将继续脚踏实地地探索下去。

         (来源:雁塔先锋)


第61-2 期待您关注.jpg

第59-3 陕西城乡劳动就业报 刊 网 矩阵.jpg

关注我们

网权声明 网站简介 网站纠错 互助互利 平台团队 平台联系 在线排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