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卷烟厂祁磊工作室:以匠心铸非凡,凭技能启新程

  (作者:谢斐    杨安礼  审编:杨川)

70.jpg

  “五一” 前夕,国家人社部与财政部联合公布评审结果,陕西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宝鸡卷烟厂祁磊工作室成功入选 “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正式纳入国家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项目库。

  据悉,此次全国共有 140 家单位获此荣誉,烟草行业仅 2 家入选,祁磊工作室是宝鸡市唯一获此殊荣的工匠创新平台。

  多年来,祁磊工作室紧紧围绕创建行业一流卷烟工厂这一主线,积极发扬创新精神,在项目成果、人才培育、技术传承以及工匠精神传播等多方面成绩斐然。

  十年深耕,构建工匠集群

  2015 年 5 月,祁磊工作室成立。最初由 7 名技术骨干点燃创新火种,如今已发展成为陕西中烟旗下极具影响力的技术工人创新基地。

  “创新并非少数人的专利,而是全体工匠共同的追求。” 全国劳动模范、工作室带头人祁磊站在荣誉墙前,目光坚定。目前,工作室团队已壮大至 42 名高技能人才,涵盖卷接、封装、电器、青年、教学、宣发 6 个核心小组,形成高效协同的工作模式。团队中党员有 23 人,具备高级职称者 12 人,中级职称 14 人,24 名成员被公司和工厂聘为高技能专家。此外,工作室还组建了外部专家团、企业督导团和内部专家协作团,构建起 “3 + 6 + x” 的多元创新发展体系。

  走进面积达 850 平方米的祁磊工作室,3D 打印机运转的声音与激光雕刻的光芒相互交织,气动液压、智能监控等先进设备为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提供了坚实保障。这里既是攻克技术难题的前沿阵地,也是传承精湛技艺的重要课堂。祁磊常说:“新时代工匠,既要传承专注执着的工匠精神,更要具备跨界融合的技能智慧。”

  这座诞生于宝鸡卷烟厂的创新堡垒,历经 10 年发展,实现了从企业创新工作室到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的华丽转身,不仅为行业高技能人才培养树立了新标杆,更以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产业工人的使命担当。

  创新驱动,勇攀技术巅峰

  近年来,面对卷包车间设备多样、品牌繁杂的现状,祁磊工作室始终把技术创新作为核心,秉持精益求精的理念,全力提升生产效能,在技术创新和产品质量攻关方面不断突破,成为行业创新的典范。

  针对 ZJ17 卷烟机生产细支烟时堵搓板这一长期难题,团队迅速展开攻关。“我们运用头脑风暴法,采用机电结合、编程控制、3D 打印等技术手段,成功在老机型上实现搓接前剔除功能,让烟支排列更整齐,有效解决了堵搓板问题。” 卷接修理工张育斌介绍。这项创新使设备有效作业率提高 1.2%,每年节约废品烟数千公斤,为企业降本 120 万元,还在多家卷烟厂得到推广应用。

  为提升 ZJ112 高速卷烟机生产效率,降低滤嘴切刀传动系统故障频率,工作室大胆创新,将齿轮传动改为带传动,并对箱体进行结构改造。卷包车间主任杨安礼自豪地说:“这次项目攻关属行业首创,故障修复时间从 2 小时缩短至 30 分钟,单机年故障次数从 14.3 次降至 0.6 次。” 这一创新不仅提升了设备运行效率,还成为烟草维修技术传承的典型案例。

  生产过程中,ZJ112 卷烟机蜘蛛手负压风机堵塞问题时有发生,影响生产进度。工作室运用精简维修理念,通过取消负压风机、搭建负压平衡装置和制作灰尘收集装置,构建新型蜘蛛手负压循环装置。这一创新将设备效率提升至 95.8%,使该烟机迈入国内先进机群行列。

  在 “细支烟提质降耗控成本” 项目中,工作室对烟条成型、搓接、分切、长度控制等部位实施 9 项技术改进,将细支烟总剔除量从 1.6% 降至 0.5% 以下,成为行业细支烟生产的样板;为减少开班拆包检测造成的浪费,创立 “小盒外观质量检测装置智能化点检模式”,降低物耗,提升产品质量;针对包装机典型故障 “铝箔纸高速倾斜现象”,采用双通道负压吸风方式,解决铝箔纸倾斜问题,提高设备性能和生产效率。

  在祁磊工作室,类似创新成果众多。近三年,工作室累计攻克工艺装备优化、质量管控提升等课题 176 项,其中 95 项获国家专利授权,累计为企业增效 3500 多万元。

61.jpg

  传承技艺,培育技能尖兵

  “给徒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更要教会他们找水的方法。” 在工作室的 “匠心讲堂”,祁磊常这样叮嘱成员。作为技能传承的关键平台,祁磊工作室始终将人才培养视为核心使命,为企业培育了大量高技能人才。

  祁磊工作室率先推行终身师带徒制度,近 5 年成功结成 26 对终身师带徒对子,多名徒弟已成长为企业技术骨干。80 后维修工刘磊翻看自己的《工作日志》,上面详细记录着祁磊师傅的悉心指导:“从拆装一个劈刀总成要 2 小时,到现在能独立快速完成技师考试科目,师傅在每个细节都严格要求。” 如今,刘磊已成长为省级技术能手,他带出的 2 名徒弟也崭露头角。

  工作室以赛促学、以学促用,通过开展劳动和技能竞赛锻造人才,累计培训员工 3556 人次,共 5130 课时,109 名员工实现职业资格提升,其中高级技师 2 名,修理技师 24 名,工程师 2 名,为技能传承筑牢根基。在各类技术比武中,工作室成员获省级技术比武第一名 15 次,第二名 23 次,第三名 12 次,15 名成员荣获省级技术能手称号。

  近年来,在行业专家评委培养方面,祁磊工作室拥有多名行业认证高级专家,积极参与行业高技能人才培养与教学工作,多名成员担任国家局培训中心技师、高级技师培训与鉴定课题讲师以及国家级大赛评委。2024 年陕西中烟高技能人才调配中,宝鸡卷烟厂派出的两名高技能专家均来自祁磊工作室。

  祁磊工作室不仅勇于创新,还善于总结传承。工作室主持编写的《烟机设备机械修理工(三到五级)专业知识》等培训教材,成为行业技术参考;《祁磊工作法:国产高速卷烟机接装质量提升改造》入选中华全国总工会组织编写、中国工人出版社出版的 “优秀技术工人百工百法丛书”,并荣获全国职工 “五小” 优秀创新成果。

  成果共享,展现担当作为

  工作室的创新成果不仅助力企业发展,还为行业技术创新起到示范引领作用。祁磊工作室心怀大局,充分发挥技术优势,积极开展行业内外技术帮扶与交流。在行业内,多次派人员前往延安、旬阳、澄城卷烟厂提供技术支持,帮助解决烟支内部结构稳定性、设备效能提升等技术难题。

  2024 年 4 月,祁磊工作室牵头成立宝鸡市烟酒食品工业工作室联盟,为相关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培训,指导联盟成员单位工作室创新发展。在祁磊工作室带动下,工作室联盟累计协助成员单位开展项目技术攻关 7 次,被确定为全市重点工作室联盟单位。

  祁磊工作室不仅是技术创新的摇篮,也是工匠精神传播的重要平台。工作室多次参与省市组织的工匠精神宣讲、技术交流等活动,向广大学生和技术人才传播工匠精神内涵与价值,激发他们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的精神。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祁磊工作室吸引延长石油、陕汽集团、宝钛集团等 20 余家企事业单位前来参观交流。3 家中烟公司、10 余家卷烟厂的技术骨干也到工作室学习,其示范效应显著。

  “初心在方寸,咫尺有匠心。” 祁磊工作室荣誉墙上的誓言格外醒目。站在新起点,祁磊工作室将以获评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为契机,持续弘扬工匠精神,深化技术创新,勇担社会责任,为推进新型工业化和陕西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第61-2 期待您关注.jpg

第59-3 陕西城乡劳动就业报 刊 网 矩阵.jpg

关注我们

网权声明 网站简介 网站纠错 互助互利 平台团队 平台联系 在线排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