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市凤翔区人社局 :淬炼宣传“硬功夫” 赋能青年讲好民生故事

  (通讯员:张宁娟   初审:央行  央通达 张智国  翟秋瑶    审编:杨川)

7.jpg

  为强化干部队伍建设,提升年轻干部宣传履职能力,近日,宝鸡市凤翔区人社局精心组织年轻干部信息写作专题培训班,局属各单位40岁及以下年轻干部、分管领导共计80余人参加培训。

1.jpg

  本次培训特邀原融媒体中心党支部书记、原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副主任陈晓春授课,课程紧扣人社工作实际,聚焦“新闻写作+摄影技巧”两大核心模块展开。陈晓春结合自身多年宣传工作经验,通过典型案例剖析,深入浅出讲解了人社领域新闻线索挖掘、政务信息撰写框架、工作动态亮点提炼等实用技巧,并针对会议场景、服务窗口、政策宣讲等不同场景的摄影构图、光线运用、画面抓拍等要点进行现场示范,有效解答了年轻干部“不会写、不会拍”的实际困惑。

  培训期间,还通报了2024年至2025年10月全系统信息发布情况,从选题角度、内容质量、传播效果等方面客观分析了当前宣传工作的优势与短板,并对后续信息报送重点方向作出明确指引。区养老保险经办中心干部敬娇结合自身写作经历作交流发言,分享了从“新手”到“能手”的实践心得,引发参训人员强烈共鸣。

QQ20251112-205118.jpg

  “这次培训干货满满,不仅学会了找新闻点的方法,还掌握了实用的摄影技巧,以后能更好地把社保服务、就业帮扶这些民生实事讲出来了。”参训干部李静表示。大家纷纷承诺,将以此次培训为契机,把所学技能转化为工作实效,主动挖掘社保经办、就业创业、人才引进等工作中的民生故事和鲜活案例,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传播人社声音,为凤翔人社事业高质量发展凝聚宣传合力。

  据了解,凤翔区人社局始终将年轻干部培养作为队伍建设的重点工作,通过“专题培训+实践锻炼+交流分享”的立体化培养模式,精准赋能青年干部补齐能力短板,着力打造一支“懂业务、善宣传、能发声”的高素质干部队伍,让人社惠民政策真正走进群众心里。


14.jpg

(评论员:杨永忠  初审:央行  央通达   审编:杨川)


淬炼宣传真功  让民生故事直抵人心  

  “文者,贯道之器也。”宣传工作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尤其在人社领域,就业帮扶的暖心举措、社保经办的便民服务、人才引进的务实政策,都需要通过鲜活的表达传递到群众心间。近日,宝鸡市凤翔区人社局精心组织年轻干部信息写作专题培训班,为80余名年轻干部“充电赋能”,这般聚焦青年成长、淬炼宣传“硬功夫”的实践,正是让民生故事传得开、听得进、入人心的关键之举。

  宣传工作绝非“纸上谈兵”,既需“笔底生花”的文字功底,亦要“捕捉瞬间”的摄影技能。凤翔区人社局深谙此道,特邀深耕宣传领域多年的陈晓春授课,以“新闻写作+摄影技巧”为核心模块,量身定制培训内容。从人社领域新闻线索的“沙里淘金”,到政务信息撰写的框架搭建;从工作动态亮点的提炼升华,到不同场景下的摄影实操——讲师结合典型案例深入浅出剖析,更现场示范会议场景、服务窗口、政策宣讲中的构图技巧与光线运用,精准破解了年轻干部“不会写、不会拍”的痛点难题。这种“理论+实操”的授课模式,摒弃了空泛说教,让培训真正“干货满满”,正如古人所云“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唯有贴近实际的指导,才能让技能落地生根。

  一场高质量的培训,既要“授人以渔”,更要“靶向纠偏”。此次培训并未止步于技能传授,更通过通报2024年至2025年10月全系统信息发布情况,客观复盘宣传工作的优势与短板,从选题角度、内容质量、传播效果等维度精准“画像”,为后续工作指明方向。更值得称道的是,区养老保险经办中心干部敬娇的经验分享,以“新手到能手”的亲身经历现身说法,让参训者感同身受、引发强烈共鸣。这种“复盘+分享”的环节设计,让培训既有“自上而下”的专业指导,亦有“同伴之间”的经验传承,形成了良性互动的学习氛围,让年轻干部不仅学到“技法”,更悟到“心法”。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培训的成效,终究要靠实践来检验。参训干部李静“学会找新闻点、掌握摄影技巧,更好讲好民生实事”的感言,道出了全体学员的心声;大家承诺将所学转化为实效,主动挖掘社保、就业、人才引进中的鲜活案例,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传播人社声音,更彰显了培训的深层价值。这恰是凤翔区人社局青年干部培养工作的初心所在——通过“专题培训+实践锻炼+交流分享”的立体化培养模式,让年轻干部既懂业务精髓,又善宣传表达,真正成为民生政策的“宣传员”、群众故事的“记录者”。

  人社工作关乎民生福祉,每一项政策的落地、每一次服务的延伸,都藏着群众最真切的获得感。年轻干部作为队伍的新生力量,其宣传能力直接关系到民生故事的传播力、影响力。凤翔区人社局以培训为契机淬炼青年宣传“硬功夫”,不仅为干部队伍建设注入活力,更搭建起民生政策与群众认知之间的“连心桥”。期待这支“懂业务、善宣传、能发声”的青年队伍,能以笔为犁、以镜为窗,挖掘更多带着温度的民生故事,让人社惠民的声音响彻基层,为事业高质量发展凝聚起最坚实的民心力量。





第58 《陕西城乡劳动就业》《陕西人社政策法规》数字融媒体开始订阅.jpg

第61-2 期待您关注.jpg

第59-3 陕西城乡劳动就业报 刊 网 矩阵.jpg

关注我们

网权声明 网站简介 网站纠错 互助互利 平台团队 平台联系 在线排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