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长安区人社局 初审:央行 央通达 审编:杨川)

就业是民生之本,保障就业就是保障民生。今年以来,西安市长安区聚焦群众就业需求,以"15分钟就业服务圈"建设为核心抓手,通过健全服务体系、精准帮扶对接、打造培训品牌等系列举措,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就业民生答卷。截至目前,全区城镇新增就业6800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790万元,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78%;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3568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238%,各项核心指标稳步推进。


建强服务阵地 织密"立体化"保障网
"以前找工作要跑老远,现在家门口的驿站就能查岗位、问政策,太方便了!"家住长安区韦曲街道的求职者李女士感慨道。这一变化源于长安区创新推行的"三级联动、多点开花"就业服务模式。
为让就业服务触手可及,长安区统筹布局各类就业服务载体,目前已建成28个功能完善的就业服务驿站。其中20个"家门口"就业服务驿站实现辖区街道全覆盖,6个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驿站精准对接校园需求,2个零工驿站为灵活就业人员提供专属服务。这些驿站如同一个个"就业服务枢纽",整合岗位对接、政策咨询、技能指导等多元服务,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全链条就业服务,真正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


精准对接需求 打好"靶向性"帮扶牌
针对不同群体就业特点,长安区量身定制帮扶方案,实现"重点群体有人帮、企业用工有人管"的精准服务。
在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方面,该区持续深化民营企业"千企高校行"服务品牌,通过线上直播带岗、线下专场招聘等多种形式,搭建校企对接桥梁。今年以来已举办各类就业服务活动20场次,邀请1740家企业参与,累计提供就业岗位超6万个,有效缓解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
对于就业困难人员,长安区创新建立"1+N专员动态帮扶"机制,为每个困难人员配备专属服务专员,联合社区、企业等多方力量,开展岗位推荐、技能培训、政策落实等全方位帮扶,严格落实"一人一策"精准施策,确保帮扶措施落地见效。


培育特色品牌 激活"技能型"增收源
"靠着汉唐妆造技能,我在景区开了个工作室,现在每月收入稳定,比以前打工强多了!"长安区居民王女士的创业经历,正是该区劳务品牌带动就业的生动写照。
长安区立足区域文化和产业特色,精心培育特色劳务品牌,形成"品牌+技能+就业"的良性发展模式。其中,省级劳务品牌"长安汉唐妆造师"深度融合本地汉唐文化底蕴与旅游产业优势,紧跟汉服古妆流行趋势,近年来已带动超7000人实现就业创业;市级劳务品牌"长安花匠"则依托秦岭花世界及环山沿线苗圃产业资源,将花卉园艺技能培训与产业需求紧密结合,带动600余名群众就业,成为乡村振兴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撑。
针对在职人员、宝妈等群体"白天没时间学技能"的痛点,该区创新打造"技能夜校"培训模式,利用晚间时段开展保健按摩、手工编织、形象设计等实用技能培训,有效解决了"工学矛盾",让群众在休息时间就能提升技能,受到广泛好评。
下一步,长安区将继续聚焦群众就业创业需求,持续优化服务举措,强化技能培训供给,让更多群众实现稳定就业、高质量就业,为区域发展注入民生动力。



本网原创,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注:凡注明“来源:XXX(非陕西城乡劳动就业网 sxcxldjy.com)”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邮箱:782481785@qq.com】
推荐
11 / 11月
21 / 10月
20 / 10月
16 / 10月
23 / 09月
20 / 09月
20 / 09月
20 / 09月
19 / 09月
05 / 09月
热榜
标签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