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刘卫锋 何龙军 初审:央行 央通达 审编:杨川)

“在金翼服装厂上班,离家不到十分钟路程,每月能挣两千多块,既能照看老人孩子,还能辅导作业,日子踏实又舒心!”商洛市洛南县柏峪寺镇村民刁艳一边缝制衣袖,一边笑着算起“幸福账”。这张朴实的“收入单”,正是洛南县稳就业促增收工作的生动缩影。
今年以来,洛南县聚焦高质量充分就业目标,通过政策精准滴灌、平台精准对接、技能精准赋能、区域协同发力、权益坚实保障等举措,让更多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技能型就业”。截至10月底,全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7.54万人,创经济收入11.7亿元;就近就地就业3.08万人,完成全年任务的106.21%。
政策落地见实效 筑牢就业“压舱石”
“政策讲得细,申报流程有人带,公益性岗位补贴很快就到账了。”景村镇村民王师傅的体验,源于洛南县“线上+线下”的政策推送机制。通过直播带岗、微信公众号、园区宣讲、招聘现场解读等方式,政策信息直达群众手中。
针对就业需求,县里出台30条稳就业措施,整合交通补贴、求职补贴、创业担保贷款等政策,建立“月调度、季考评、年考核”机制,推动镇街、社区联动落实。今年以来,累计开展政策宣传60余场,发放资料3万余份;兑付公益性岗位、社区工厂等补贴2700余万元,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160万元。
平台对接畅渠道 架起供需“连心桥”
“刚从外地回来就赶上招聘会,在家门口找到了技术员岗位。”大学毕业生李娜通过“金秋招聘月”活动顺利就业。洛南县聚焦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开展“访企拓岗”行动,对接南京、西安及县内企业筛选岗位,通过“春风行动”“直播带岗”等活动搭建对接平台。
今年已举办各类招聘50场,提供岗位2.1万个;建成县级就业创业中心、零工市场和16个镇街服务站,定期开展微型招聘。同时培育72个社区工厂、帮扶基地,就近吸纳2700余人就业。
技能赋能强本领 培育就业“金名片”
“靠着‘洛南豆腐’手艺开店,每月收入比打工翻了番!”三要镇村民田野参加豆艺培训后创业成功。洛南县联合19家培训机构开展“技能下乡”,围绕产业需求开设手工编织、养老护理、叉车操作等课程,实现“培训即就业”。
目前已开展培训95期,覆盖3748人,带动1300余人就业创业。深挖地方优势培育的“洛南草编工”“洛南豆艺匠人”“洛南核桃加工艺人”3个劳务品牌,辐射带动5000余人增收,其中“洛南草编工”正在申报省级劳务品牌。
区域协作扩空间 激活增收“新动能”
“政府组织‘点对点’输送,到江苏上班省心又安全。”柏峪寺镇村民陈军在南京一家制造企业稳定就业。洛南县深化宁洛劳务协作,设立苏陕劳务协作基地,今年已向江苏等地输送务工人员2200余人。
同时推进西商融合,与西安未央区开展合作,10月22日联合举办网络招聘会精准对接岗位。通过县外协作拓岗、县内联动稳岗,形成“内外互补”的就业格局。
权益保障兜底线 稳住民生“定心丸”
“工资被拖欠后,人社部门帮我们追回来了!”农民工张师傅拿到拖欠工资后十分感激。洛南县组建人社服务队,深入企业、工地核查工资支付情况,督促缴纳工资保证金和工伤保险;在车站、社区开展政策解读,设立法律援助中心受理诉求。
今年已开展督查20余次,接待群众来访674人次,存缴工资保证金1635万元,为924名农民工追回工资1529.17万元。

“群众的增收清单,就是我们的履职清单。”洛南县人社局局长杨民表示,下一步将持续优化就业服务,用足政策红利,让稳就业底色更亮、增收成效更实。



本网原创,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注:凡注明“来源:XXX(非陕西城乡劳动就业网 sxcxldjy.com)”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邮箱:782481785@qq.com】
推荐
11 / 11月
21 / 10月
20 / 10月
16 / 10月
23 / 09月
20 / 09月
20 / 09月
20 / 09月
19 / 09月
05 / 09月
热榜
标签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