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市宝塔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开发一个岗位 受益两个群体 “一岗双助”惠民工程的探索与实践

  2015年2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陕甘宁革命老区脱贫致富座谈会上指出,加快老区发展步伐,做好老区扶贫开发工作,让老区贫困人口尽快脱贫致富,确保老区人民同全国人民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和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在脱贫道路上,如何让社区和农村缺乏生活能力的老年人、残疾人和贫困劳动力等困难群众得到很好的照顾和解决就业难题,变得刻不容缓。宝塔区深刻领会和忠诚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把困难群体作为惠及民生的重大工程来抓,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一、背景情况

  2012年以来,延安市60岁以上老年人占比逐年增大,截至2014年底达到26.06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1.8%,老龄化趋势日益显现,养老服务逐渐成为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如何让一些孤寡、空巢、残疾老年人老有所养、颐养天年,成为解决民生问题的迫切需要。同时,由于一些城乡贫困劳动力因文化水平偏低、就业技能单一,很难实现稳定就业,帮助贫困劳动力就业也成为推进民生工作的重点之一。因此,宝塔区在深入调研、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按照“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群众参与”的工作思路,以政府出资购买公共服务的形式,由延安市宝塔区人社局通过集中开发公益性岗位,从城市“零就业”家庭和农村贫困劳动力中选聘服务人员,对社区孤寡老人、无人照顾残疾人等困难群体进行居家养老服务,解决孤寡、空巢、残疾等困难群体生活照顾问题。同时,为“零就业”和贫困家庭劳动力解决就业难题,实现公共服务和民生保障效益的最大化,切实帮助城乡两类困难群体,真正实现“一岗双助、一岗双赢”。

  二、主要做法

  (一)制定政策导向,精准选取对象。从全区相关部门和乡镇街道抽调精兵强将,针对城市特殊人群的养老需求,开展专题调研,形成《关于城市街道社区生活保障的调研报告》,确定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具体工作思路,制定《关于推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意见》《宝塔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一岗双助”工作实施方案》,明确服务人员工资待遇、

1.png

  宝塔区人社局领导到基层调研一岗双助工作

  服务对象标准、工作流程和服务内容等事项。为保障“一岗双助”工作顺利启动、有效推进,宝塔区组建专项工作联合督导组,走街入户、调查摸底,对城市街道社区符合条件且愿意接受服务的人员(“三无”老人、孤寡老人、低保户中儿女无力照顾的老人和无人照顾的残疾人)逐一梳理核对,公正选取最困难、最需要服务的人员为保障对象。同时,对“零就业”和贫困家庭中有意向的劳动力进行严格审核,从健康、能力和品格等方面严格把关,确保将最合适、最需帮扶的对象选聘为服务人员,最大限度实现精准扶持。

  (二)创新便民方式,提高服务质量。根据服务对象生活自理能力和贫困程度,因人而异确定服务方式和服务内容,开展一般性服务、精细照料服务等“订单式”服务,

2.png

  东风社区服务人员帮助服务对象到银行办理业务

  着重体现精细化管理和人性化服务。一般性服务的服务人员按照1:3比例配置,对有一定生活自理能力的服务对象提供保洁、代购、送餐等基本生活服务;精细照料服务按照1:1配置,对缺乏生活自理能力的服务对象在一般性服务的基础上,提供日间上门服务、就医陪护和情绪疏导服务,着力为服务对象提供方便、快捷、高效、贴心的服务。

  (三)加强动态管理,提标扩面推进。在服务人员管理上,坚持“上下一体、双重管理”原则,街道办、社区直接管理,人社部门监督管理。在具体操作中,街道办事处建立“日签到、周汇报、月总结”机制,落实日访、周访、差评访“三回访”制度,人社部门落实“巡查+动态调整”制度,

3.png

  向阳社区工作人员向服务人员发放派工单

4.png

  宝塔区人社局干部对服务对象进行回访

  对服务人员进行“一月一评比、季度一小结、半年一检查、全年一考核”,夯实服务人员责任,确保服务工作的长期有效开展。各社区结合实际,制定管理制度和工作细则,强化日常管理,明确岗位职责,夯实工作任务,推进“一岗双助”工作健康有序开展。2017年6月,宝塔区试点将“一岗双助”向乡镇延伸,以“幸福互助院”为平台,以“五保户”和生活不能自理的残疾人及重点贫困户为服务对象,以乡镇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为服务人员,把“一岗双助”由点向面拓展,为206个“幸福互助院”的保障对象提供日间照料服务。目前,“一岗双助”覆盖全区13个乡镇、5个街道,现有服务对象1164人、服务人员194人。

  三、经验启示

  (一)“一岗双助”开创居家养老新模式。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社会、社区、家庭的共同努力和参与。“一岗双助”全面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针对特殊养老需求的一种有益探索。通过精准对接需求,提升养老服务质量,引导老年人转变养老观念,接受新的养老方式,让每个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学、老有生活品质,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二)“一岗双助”拓宽精准脱贫新渠道。“一岗双助”通过开发一个公益性就业岗位,兜底保障两类困难群体,不仅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家庭人员能够学到一技之长、自食其力,而且提高了被照顾对象的生活质量,是扶志和扶智的一项有效手段。同时,减少简单发钱发物式帮扶,有效避免了“等靠要”思想,树立了“关爱弱势群体、扶持贫困人员”的良好风尚,形成了“你扶我动、你帮我进”的精神动力。

  (三)“一岗双助”搭建就业援助新平台。延安市宝塔区通过推行“一岗双助”,建立政府购买服务机制,组织服务人员上门开展生活照料服务,专门为城乡就业困难人员与农村“三无人员”贫困劳动力开发公益性岗位,拓展就业援助渠道,解决特殊群体就业难题,让零就业困难家庭有了一份稳定的收入,让那些生活难以自理的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有人照料,真正实现了“一岗双赢”。

  结语

  “一岗双助”是延安市宝塔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扶贫思想的生动实践,是新时代县区深入推进精准扶贫、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典型样板,不仅让城乡特殊困难群体日常生活有了基本保障,而且探索出了就业扶贫的“宝塔模式”,讲好了具有延安特色的“就业扶贫故事”,受到了各级政府和新媒体的关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赞誉,2016年10月,被第四届中国民生发展论坛授予“民生示范工程”荣誉称号,2020年10月,荣获陕西省脱贫攻坚组织创新奖、人社部公共就业服务竞赛优秀就业服务项目一等奖,并在江西省景德镇市作为全国优秀公共就业服务项目进行展示。

  (该项目在2021年陕西人社改革创新成果评选中获得二等奖)

关注我们

网权声明 网站简介 网站纠错 互助互利 平台团队 平台联系 在线排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