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担保贷款政策是政府为解决创业人员创业资金困难,制定实施的一项金融扶持政策,是促进就业稳就业政策的一项重要内容。2003年以来,我省创业担保贷款工作,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政策体系不断完善,运行机制逐步健全,服务管理日益规范。截至2020年底,全省累计发放贷款668.1亿元,直接扶持68.72万人,带动231.87万人就业,为推动我省经济发展、稳定就业形势和社会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
创业担保贷款属于普惠金融范畴,创业贷款担保属于经济法律范畴,创贷工作必须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多年来全省创业担保贷款到期还款率保持在99%的高位,反担保制度功不可没。但是,有效保障资金安全的“反担保”制度,在贫困地区及贫困创业人员面前形成了一道“玻璃墙”,使那些迫切需要资金扶持的创业人员不能享受政策的阳光雨露。如何打破这道“玻璃墙”,破解贫困地区、贫困创业人员担保难、融资难的问题,成为陕西“创贷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赢脱贫攻坚战形势下的必答题。
近年来,省人社厅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加大创业担保贷款实施力度的重要决策,始终坚持问题导向,聚焦破解贫困地区、贫困创业人员担保难、融资难问题,在全国没有先例可循、没有现成经验借鉴的情况下,立足省情实际,积极探索研究,持续稳慎推进,先后经历了丹凤帮扶探索、延安先行试点、全省稳步推广3个阶段,趟出了一条具有陕西特色的“创业担保贷款信用乡村”的新路子,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丹凤帮扶探索。2014年底,省人社厅在扶贫包抓点(商洛市丹凤县武关镇阳阴村)进行创贷帮扶中,针对贫困地区及贫困创业人员申请创业担保贷款资金难的问题,决定对无法提供反担保的创业人员,由村两委负责人及村两委资产提供反担保。随后,丹凤县创贷担保中心和武关镇信用社的工作人员到村实地考察,对符合条件的11名创业人员发放创业担保贷款79万元。到2016年底,农户项目进展良好,并按时归还贷款。扶贫包抓点的探索尝试,为开展创贷信用乡村创建工作奠定了基础。
(二)延安先行试点。基于2014年在商洛阳阴村的探索实践,省人社厅会同省财政、人民银行西安分行、省扶贫办、团省委和省妇联等部门于2016年研究制定了建设创业担保贷款信用乡村政策,一是降低贷款门槛。对信用村、信用乡镇推荐的符合条件创业人员在申请创业担保贷款时可取消反担保。创业贷款担保机构优先受理审核申报材料,经办金融机构按规定优先发放贷款。二是加强资金扶持。信用村、信用乡镇的创业人员可根据情况在原有政策基础上再享受一次最长不超过2年的贴息贷款。各级财政部门在划拨担保基金、贴息资金时给予适当倾斜。三是完善奖励机制。对信用村、信用乡镇给予一定奖励资金作为工作经费补充。省级主管部门在划拨奖励资金时对开展信用乡村建设工作较好的市、县予以适当倾斜。同时,率先在延安市延川县、安塞县开展创贷信用村试点工作,积极协调省财政厅向延安市倾斜给与1050万元担保基金。延川县、安塞县分别成立了由人社部门牵头、财政等部门参加的信用乡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责任分工,统筹协调推进,制定了创贷信用村管理制度和实施办法,在试点村设立创贷办公室,将管理制度、实施办法、工作流程和贷款所需材料等上墙公示。人社部门在逐户调查村民产业项目、个人信誉、遵纪守法、家庭收入等情况的基础上,对创业者信用等级进行评定,分别与镇、村签订协议,明确了权利义务,村两委与借款人签订了借款承诺书,并为符合条件的创业者在申请创业担保贷款时取消发担保。
(三)全省稳步推广。2017年,在延安试点的基础上,省人社厅按照坚持不搞形式、不走过场、宁缺毋滥,成熟一村建设一村的工作思路,组织各地人社部门分类实施、重点推进、蹄疾步稳、逐步在全省开展信用乡村建设。同时先后联合相关部门印发《陕西省创业担保贷款实施办法》和《进一步加大创业担保贷款贴息力度全力支持重点群体创业就业的通知》等文件,进一步加大担保贷支持力度,将个人创业担保贷款额度调整为最高不超过20万元,合伙经营调整为最高不超过100万元。积极开展创业担保贷款线上经办工作,方便群众足不出户办理业务。目前,全省累计创建信用村489个,为信用户发放创业担保贷款9392笔,发放贷款金额7.71亿元,其中累计为信用村贫困人口发放贷款634笔、4631万元。
陕西省开展创贷信用乡村建设以来,多次受到了省级以上媒体关注和宣传报道,其中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以“陕西让贫困户依靠双手脱贫”为题,报道陕西创业担保贷款信用乡村帮助贫困户解决创业资金难题的具体做法。人社部组织6个省份相关单位人员赴我省咸阳、西安调研创业担保信用乡村建设工作,并对我省经验做法予以了充分肯定。
经验启示:创业担保贷款既是一项促进就业的重要手段,又是一项涉及金融信贷政策,专业性、业务性很强的工作。近年来,在全省个人申请创业担保贷款总量中,农村劳动者占比达到54%以上,创业担保贷款已成为我省鼓励扶持农村劳动者自主创业,提高收入的最直接、最有效的就业创业政策之一,有效破解了农村劳动者创业资金短缺这一难题,为广大农村劳动力特别是贫困劳动力就业创业开辟了广阔的天地。创业担保贷款信用村建设工作从三个方面为我们提供了科学管理,确保贷款作用发挥的经验:一是健全完善管理机制。人社、财政等部门组成领导小组,制定创贷信用村管理制度和实施办法明确责任分工,从组织领导、人员配备、业务管理等方面为确保创贷政策顺利实施提供了保障。二是基础工作深入扎实。对村民产业项目、个人信誉、遵纪守法、家庭收入等情况开展逐户调查,并对创业者信用等级进行评定,分别与镇、村签订协议,明确了权利义务,村两委与借款人签订了借款承诺书,并为符合条件的创业者在申请创业担保贷款时取消发担保,提高了贷款政策的针对性和透明度。三是制度健全程序规范。各创贷信用村将管理制度、实施办法、工作流程和贷款所需材料等上墙公示,方便群众及时知晓办理流程。积极开展创业担保贷款线上经办工作,简化程序,方便群众足不出户办理业务,确保了在为农村创业者提供政策服务的同时,有效防止和减少不良贷款行为。
(该项目在2021年陕西人社改革创新成果评选中获得二等奖)
本网原创,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注:凡注明“来源:XXX(非陕西城乡劳动就业网 sxcxldjy.com)”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邮箱:782481785@qq.com】
推荐
27 / 09月
03 / 08月
17 / 01月
15 / 12月
11 / 01月
13 / 10月
27 / 12月
25 / 10月
15 / 08月
17 / 10月
热榜
标签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