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杨永忠 初审:央行 央通达 王英 王生辉 许宝平 审编:杨川)

2025年11月7日,豫西崤山余脉间的函谷关寒意初显,却挡不住四方访客的脚步。我随好友骚客踏入河南省灵宝市老子庙,朱红山门内,千年古柏苍劲如铁,《道德经》的哲思与香火气息交织弥漫,在这个深秋午后,完成了一场跨越时空的精神对话。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刚过仪门,庙内讲解员便以这句千古名言开篇。她指尖所指的《道德经》碑刻,虽历经风雨侵蚀,字迹仍依稀可辨,那是元代书法家赵孟頫的手书拓本,碑石边缘的青苔,仿佛是时光留下的注脚。“灵宝是老子著经、传经之地,这座老子庙始建于东汉,虽经多次修葺,却始终保留着‘道法自然’的建筑精髓。”讲解员的话语间,藏着对这片文化圣地的敬畏。
沿中轴线前行,老君殿的飞檐翘角映入眼帘,殿内老子坐像慈眉善目,左手轻拈,右手虚握,仿佛正欲阐释宇宙间的至理。殿外廊柱上,“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的楹联格外醒目。一位正在临摹楹联的老者告诉我,他每年都会从江苏赶来,“老子的话越品越有味道,就像这函谷关的黄河水,看似柔弱,却能载舟行船,滋养万物。”老者的笔尖在宣纸上游走,墨迹晕开的瞬间,恰似“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的生动演绎。

庙后偏院的炼丹亭旁,几株古银杏金黄满枝,落叶铺成金色地毯。这里流传着老子与关令尹喜论道的传说——当年尹喜见紫气东来,知有圣人将至,果遇老子骑青牛而来,遂恳请其著书立说,才有了《道德经》五千言传世。“‘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这句话我写在了采访本的扉页。”同行的年轻记者感慨道,如今的灵宝人,仍在以实际行动践行着这份智慧,当地打造的“道文化研学基地”,每年吸引数十万青少年前来感悟经典。


在庙内的文物陈列室,一件唐代的“老君骑牛”陶俑格外引人注目。陶俑中的老子神情淡然,青牛昂首缓步,恰如《道德经》中“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所蕴含的从容。文物管理员介绍,近年来,灵宝市投入巨资对老子庙进行保护性修缮,同时整理出“老子传说”“道德经诵读”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希望让‘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这样的智慧,成为当代人面对生活的精神养分。”


夕阳西下,函谷关的剪影与老子庙的琉璃瓦交相辉映。返程途中,车窗外的黄河奔腾不息,那句“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在脑海中久久回荡。这座矗立千年的庙宇,早已不是单纯的宗教场所,它更像一座精神灯塔,让老子的智慧穿越时空,在新时代的土地上,依然为人们指引着“致虚极,守静笃”的心灵航向。而这份历经千年沉淀的文化力量,正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密码所在。



本网原创,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注:凡注明“来源:XXX(非陕西城乡劳动就业网 sxcxldjy.com)”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邮箱:782481785@qq.com】
推荐
11 / 11月
21 / 10月
20 / 10月
16 / 10月
23 / 09月
20 / 09月
20 / 09月
20 / 09月
19 / 09月
05 / 09月
热榜
标签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