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花香里说丰年

  (作者:辛恒卫   初审:央行   央通达   审编:杨川 )

58.jpg

  “青山绿水佳,稻花香里话桑麻。” 家乡镇安县程家川,地处大山深处,这里有鱼、有虾、有山水、有稻田,宛如藏在山中的 “小江南”。

  每当白露一过,踏入稻田,便能闻到那悠悠香气。老家的旧屋,就坐落在稻田旁。清晨开门,走过院子里光滑的石子路,瞬间便被满眼的绿色所包围。湿润的、带着泥土味儿的香气,从田间徐徐飘来,仿佛是大自然最深情的馈赠。望着那一望无际的绿,温热的、悠悠的本草气味扑鼻而来,稻子在阳光的照耀下,弥散出草本最本真的味道。

  “稻花如雪花,粒粒满枝丫。” 大多数人只见过秋天金黄的稻穗,却不知稻子也会开花。传说稻子没有 “谎花”,开一朵稻花,便结一粒稻米。每年阴历的七八月份,稻子便迎来了花期。花瓣浅绿嫩黄,呈钟乳状,包在两小片半透明的叶片里,上午九时绽放,十时左右便悄然关闭,花期虽仅有短短的一个小时,但那淡淡的香气却能在空气中持久弥漫。正如古人所说 “稻花香里说丰年”,稻花,是有着丰收寓意的吉祥之花。

  夏日的傍晚,田埂上晚风轻拂,月光淡淡。稻田里绿雾弥散,近处的稻子,绿波浮动,田边的树影婆娑,如同一个个相框,将这美好的田园景色一一框起。萤火虫在田间巡游,七八个星子在天边闪烁,偶尔传来蛙鸣,还有不知名的小虫在哼唱,一瓢星辉泼洒在田埂上,稻田的香气仿佛也染上了星光,跳跃而生动。此时万籁俱寂,长长短短的田埂纵横交错,充满了梦幻色彩,漫步其间,就像走在一幅绝美的画里。

  有时候,会遇见早作的村邻,他们蹲在水坝边,握着抽水机的胶管,看着水浪从管中喷涌而出,“哗哗” 地淌进田中,稻子如同久旱逢甘霖般埋头痛饮,晶莹的水珠在管口四溅。我伸手接着凉沁沁的水珠,与稻田的主人老汪交谈。我问:“稻子何时抽穗?” 他答:“一般每年农历七月二十左右。” 我笑道:“哦,稻子抽穗还挑日子呀!” 老汪笑着说:“可不是,十月初就成熟了,新稻米也就上市了。” 那模样,满是丰收可期的喜悦。

  我是土生土长的程家川人,自小就知道程家川的岭沟、青树两个村的下湿地多种有稻子。尤其是岭沟村种植的稻子,产出的 “岭沟米”,香味久远,闻名遐迩。

  岭沟村有个叫杨家沟的小地方,属于北阳山谷地,山势宽敞,是 “喀斯特” 地貌。在杨家沟口的水田中心,有一股碗口粗的泉水,常年水流不息。这泉水呈淡红色、油质状,水温冬暖夏凉,夏天清凉宜人,冬季不结冰。大自然用这神奇的泉水浇灌着这片稻田,使得这里产出的大米呈粉红色,颗粒饱满,气味醇香。下锅蒸煮时,浓香扑鼻,饭熟揭锅,郁香满怀,入口品嚼,更是香满口腹。

  “岭沟米” 历史悠久,1900 年,外敌入侵北京,慈禧太后避难西安,陕西布政司将 “岭沟米” 献给慈禧品尝,因其奇特的香味,久聚不散,当即被确定为进献朝廷的 “贡米”。新中国成立后,“岭沟米” 依然声名远扬,1955 年,陕西省委选购 “岭沟米” 200 斤,献送外事交际处招待外宾。

  如今,“岭沟米” 仍是馈赠亲朋好友的最佳食品。每到秋天收获季节,当地的回汉族群众都会购买上 10 斤、20 斤、50 斤不等的 “岭沟米”,送给亲朋好友品尝。我每年也都会买上百十来斤,分成 20 份,通过邮寄的方式,寄往广东、湖北、甘肃、河北等地的战友。虽每份仅有四五斤,但正所谓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这小小的 “岭沟米”,承载的是浓浓的战友情。

  然而,在 90 年代初,由于栽培技术不到位,田间管理技术跟不上,产量上不去,岭沟村大面积的稻田被改成了旱地或鱼塘,“岭沟米” 几乎达到了绝迹的地步。直到 2020 年,“岭沟米” 才迎来了新生。陕西岭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老汪,注册资金 600 万,流转土地 200 亩,将旱地改回水田种植水稻。公司拥有一支过硬的管理人员和技术团队,开展稻田产前、产中、产后技术指导服务,并注册了 “岭沟米” 商标,还建起了 “岭沟米” 加工厂,购买了大型脱粒机等设备,实现了产供销一体化生产线。

  小时候,我把大米叫做细粮,吃顿大米饭就像过节一样。有一年,父亲去家住乾县的小姨家参加表弟的婚礼,因为没有买到车票,从镇安到西安,大巴车上人挨人、人挤人,父亲拎着一袋子 50 斤重的大米,在过道上站了五个小时才到达姨娘家。姨夫姨娘都把这大米视作宝贝,只有重要的客人来了才会拿出来吃。再看看现在镇安的商场超市,东北米、汉中米、“岭沟米” 等各种大米随便都能买到,想想过去的日子,真是让人感慨万千。

  正如父亲所说,闻到稻香,就知道是好日子来了。秋天的稻田,香气更加迷人,因为稻子有了 “果实”,抽了穗,成熟了。晚上睡觉的时候,宁可加厚被子也不肯关窗,就为了能在稻香中入眠,听着各种虫儿演奏的丰收曲,这是住在稻田旁才能享有的独特福利。稻穗在微风中轻轻摆动,香气如涟漪般一波波地扩散开来,整片田地就像一个巨大的香气制造厂,方圆几里都弥漫着稻米的清香。那种香气,无法用语言来形容,它是活的、生动的、清新的、沁人心脾的。弯下腰,捧起一穗金黄的稻穗,放在鼻子底下,深深地吸上一口,再吸一口,沉甸甸的掌心能感受到稻穗的重量,稻壳里裹着的那包米浆,散发着新鲜的香甜气息,闻起来满满的都是丰盛的喜悦,让人内心安宁。人间最美的味道,大概就是这大地上弥漫的稻香吧。



第61-2 期待您关注.jpg

第59-3 陕西城乡劳动就业报 刊 网 矩阵.jpg

关注我们

网权声明 网站简介 网站纠错 互助互利 平台团队 平台联系 在线排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