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老姜乱谈 作者:姜洪耀 初审:央行 央通达 审编:杨川)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酒,在中华文化中本是助兴抒怀之物,然而,在当下的一些中国式酒局中,却演变出了种种畸形的现象。
整治吃喝之风以来,酒局之风为之一变,这无疑是一件幸事。曾几何时,中国式酒局堪称一种 “变态” 的存在。强者借逼人饮酒以彰显权威,弱者则以自虐式饮酒来表达服从。领导们常以 “感情深一口闷”“不干就是不给面子” 等话语为劝酒令,以此展示自己对局面的控制力。而下属或有求于人者,为表忠心,往往选择 “自虐式饮酒”。他们或是替领导挡酒,或是强忍不适干杯,甚至喝到呕吐,以身体为代价,换取对方的信任或难得的机会,如同献上一份 “投名状”。
酒局,实则成了一场残酷的服从性测试,这是一种典型的 “人际控制术”。劝酒者明知饮酒伤身,却对酒精过敏者、刚吃过头孢者等人群依然强行劝酒,那句 “头孢配酒,越喝越有”,听起来是玩笑,实则是对他人健康的漠视。在酒局中,你要么滴酒不沾,要么就得承受那层层递进的压迫感。从第一杯 “入门酒” 开始,轮番敬酒接踵而至,若敢拒绝,便会立刻被贴上 “不合群”“不懂事” 的标签,只有顺从者才能被纳入 “自己人” 的圈子。
除了服从性测试,酒局中还有所谓的诚意测试。劝酒者认为,只有当一个人放下体面,展现出如胡言乱语、呕吐等醉酒后的丑态,才值得被信任。这种将他人失态视为 “诚意证明” 的想法,着实令人匪夷所思。而那些围观者,往往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他们的起哄声,让拒酒者承受着巨大的群体压力。年轻女性被逼饮酒、下属被迫 “豪饮” 等场景,不过是一场公开的服从表演罢了。现代的酒局,早已扭曲为一种等级符号,强化着人与人之间的尊卑秩序。
作为山东人,对酒局中的权力规则更是深有体会。祝酒词的讲究、座次安排的严格、敬酒顺序的规范等细节,无一不体现着等级的差异。如今,大规模聚餐受限,酒局也随之减少,人们终于可以摆脱那令人压抑的酒局文化,这正如古人云:“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摆脱了酒局的束缚,人们的内心或许才能找到真正的安宁与自在。
本网原创,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注:凡注明“来源:XXX(非陕西城乡劳动就业网 sxcxldjy.com)”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邮箱:782481785@qq.com】
推荐
27 / 08月
08 / 08月
05 / 08月
05 / 08月
01 / 08月
15 / 07月
08 / 07月
29 / 05月
29 / 02月
28 / 06月
热榜
标签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