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收官看民生:商洛市丹凤县人社交出就业保障高分答卷

  (通讯员:查晓春 李鑫  查斐  初审:央行  央通达   审编:杨川)

30.jpg

  “十四五”期间,商洛市丹凤县人社局在县委、县政府领导下,锚定“稳就业、强保障、聚人才、护权益”目标,以改革创新破解民生难题,多项工作获国家级、省级认可,用人社服务的“温度”筑牢民生保障的“厚度”。

  这份成绩单亮点纷呈:县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经办中心获评“全国人社系统优质服务窗口”,竹林关镇丹水社区跻身“国家级充分就业社区”,龙驹寨街道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中心拿下“全国金牌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称号;“丹凤厨工”成为省级劳务品牌,入选苏陕协作全国典型案例,其培育经验与“点对点”劳务输出模式获人民日报、新华社等21家中省媒体集中报道;“355”农民工服务平台工作法、社保“三色管理”“一表通办”等创新做法在全省推广,还先后承办全省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全市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建设两场省级现场会。县人社局连续五年获全县目标责任考核“优秀”,并斩获全市“六稳”“六保”、乡村振兴等多项先进集体称号。

1.jpg

  稳就业:劳务品牌成“增收引擎”

  以“五个一批”举措精准发力,重点群体就业得到坚实保障。针对高校毕业生、脱贫人口、退役军人等群体,实施分类帮扶计划,开展就业援助“暖心行动”,实现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围绕市场需求搭建技能培训体系,五年间累计开展企业职工、农村转移劳动者等各类培训340期,1.38万人次掌握一技之长。

  培育特色劳务品牌成为就业增收关键抓手。“丹凤厨工”“丹凤酒匠”“丹凤麻农”三大品牌形成集群效应,带动1.6万人稳定就业。数据显示,五年累计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1.4万人次,脱贫劳动力就业17.08万人次,城镇新增就业1.23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3570人,城镇调查失业率始终控制在5.5%以内。创业扶持同步加码,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82亿元、稳岗返还补贴229.53万元,安置944名高校毕业生参加就业见习并发放补贴1036.06万元。

2.jpg

  强社保:待遇“五连涨”织密安全网

  推进全民参保计划提质扩面,重点攻坚新业态从业者、灵活就业人员参保难题,通过政策宣讲、上门服务等方式提升参保覆盖率。截至2024年底,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累计征缴4.31亿元、发放待遇9亿元;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累计征缴6.75亿元、发放待遇11.21亿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累计征缴1.37亿元、发放待遇4.54亿元;失业保险累计征缴2767.95万元、发放待遇545.2万元。

  社保统筹层次与待遇水平同步提升。2022年1月起实现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全国统筹,2023年7月起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实行省级统收统支。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从2021年的每月124.5元提高至213元,实现“五连涨”,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养老有靠”。

3.jpg

  聚人才:机制创新激发队伍活力

  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为专业技术人才开辟高级职称评审“绿色通道”,完善事业单位聘用、流动制度,破除人才发展壁垒。五年间通过“三支一扶”公开招聘428人,引进高层次人才、医学类毕业生、特岗教师等501人,1.09万名专业技术人员完成职称聘任,90名专业技术人员参与苏陕交流互派。

  薪酬分配改革持续深化,落实弹性延迟退休政策,累计审核事业单位退休人员625人,职工人均月增资800元。推行事业单位“1+N”绩效工资动态核定机制,分级分类优化考核管理,扎实完成人事工资年报、企业薪酬调查等基础工作,人才干事创业积极性充分激发。

4.jpg

  护权益:多元调解筑牢和谐底线

  严格落实《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开展根治欠薪专项行动,压实属地、行业、企业三方责任,提升欠薪治理智能化水平,对拒不支付劳动报酬行为实施联合惩戒。五年间累计核查用人单位1026家,处置欠薪违法行为331件,为2867名农民工追回工资2254.52万元,未发生欠薪引发的群体性事件。

  创新“人社+法院+工会+N”劳动争议化解模式,推行“诉前调解+司法确认”机制,让争议案件就地化解、快速处置。基层调解组织五年调解案件195件,成功率100%;仲裁机构受理182件,调解率77.4%,结案率100%,龙驹寨街道调解中心获评“全国金牌”,构建起多元共治的劳动关系新格局。



第58 《陕西城乡劳动就业》《陕西人社政策法规》数字融媒体开始订阅.jpg

第61-2 期待您关注.jpg

第59-3 陕西城乡劳动就业报 刊 网 矩阵.jpg

关注我们

网权声明 网站简介 网站纠错 互助互利 平台团队 平台联系 在线排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