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企业“招工难”问题的调研思考

  近几年,随着企业用工数量和用工结构的变化,就业空间的多元化,劳动力资源的短缺,人们就业观念的转变及地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使人力资源市场供需矛盾逐渐显现。不少企业不同程度出现了“招工难”的问题,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因素之一。为深入了解略阳县企业用工现状,寻求解决“招工难”的对策,略阳县人社局结合“两学一开”大讨论、大调研活动,围绕近期重点工作,对企业“招工难”问题进行了一次专题调研,调研情况如下:

  一、县域内劳动力就业及企业用工基本情况

  略阳县共有15个镇2个街道办145个行政村749个村民小组和20个社区居民委员会,总人口20.1万人。通过农村劳动力实名制登记动态监测数据分析,全县共有农村劳动力8.5万人,其中转移就业46396人,灵活就业6519人,农业就业21104人,自主创业2879人。转移就业人数占农村劳动力总量的54%,创经济收入8.4亿元,预计年底将达到12亿元。其中,有组织转移就业4469人,苏陕劳务协作转移就业541人,其中脱贫人口转移就业480人。县内转移就业17855人,县外省内转移就业9023人,省外转移就业19518人。今年以来,面对经济转型升级就业结构性调整和新冠肺炎疫情对就业产生的深刻影响,略阳县按照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大力推进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始终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着力构建劳动者自主创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鼓励创业的工作格局,全面推进“一立四振兴”战略。聚焦“三套指标”、“三新三高”目标要求,助推乡村振兴,全力推动就业帮扶基地、创业孵化基地、乡村综合体建设,鼓励支持吸纳剩余劳动力实现就业创业。目前略阳县已认定就业帮扶基地21家,正在筹建创业孵化基地1家、乡村综合体1家,围绕环境立县重点工作任务,完成了大学生、退役军人、青年企业家、返乡创业人员等专场创客沙龙4期,动员各类用人单位开发“4050”公益性岗位安置203人就业,为全县有劳动力的易地帮扶搬迁零就业户、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家庭收入骤减就业困难人群设立乡村公益性岗位727个,安置就近就地就业727人,解决了重点人群就业难问题。从2020年至2021年7月略阳县开展以工代训支持企业发展,享受以工代训补贴3149人,补贴资金387.90万元;技能培训2085人;一次性创业补贴195人;贴息贷款102户,补贴资金1391万元;社区工厂、就业帮扶基地享受补贴资金71.90万元,其中社区工厂一次性岗位补贴21.6万元,房租水电费补贴22.35万元,就业帮扶基地职业介绍补贴16.45万元,一次性奖补资金11.5万元;享受转移就业交通补贴6416人,补贴资金256.6万元,城乡就业形势持续保持稳定。

  根据对冶金矿产、电力能源、化工建材、食品医药四大工业体系及37家重点企业调查的情况来看,略阳县“招工难”主要集中在中小企业,特别是那些传统的技术含量相对较低、需要大量劳动力投入的劳动密集型行业缺工现象比较突出,如:制鞋、服装、纺织等产业。企业反映最缺的是普工、技工等生产一线员工,占缺工总数的75%,最为紧缺的工种是缝纫工、裁剪工、纺织等工种。

  二、县内企业招工难问题的原因分析

  工资水平偏低,企业缺乏用工吸引力。一是工资待遇偏低、劳动强度大、工作时间长的现象比较普遍。出现招工难问题的企业多为建筑建材、针织服装、餐饮、涉农工业等劳动密集型企业,工资福利待遇普遍偏低,与求职者的需求还有较大的差距,从而加重了企业用工紧缺现象。二是有法不依、制度欠缺问题比较突出,权益保障不到位。个别企业存在短期行为,劳动法律法规意识淡薄,对员工的合法权益保护不够重视,不同程度存在劳动合同签订率低、不参加社会保险等现象。三是配套服务设施还不完善。大部分企业相关配套服务设施不够完善,缺乏适合员工文化娱乐、休闲放松的场所。这些问题直接导致员工对企业认同感、归属感不强,造成部分建筑建材、针织服装、餐饮、涉农工业等劳动密集型企业用工短缺,“招不来,留不住”的问题突出。

  劳动力供求错位,结构性矛盾突出。“有事没人干,有人没事干”这一劳动力市场供需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这主要体现在劳动力市场供求双方在性别、年龄、素质等方面的错位。部分企业在招工信息中,70%以上明确要求招用18-35岁的年轻员工,像针织、餐饮业,都偏向招收年龄在18-35岁女性,还有一些企业在产业升级换代中对劳动者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指定招用具有一定技术和技能的熟练工人。但目前,略阳县劳动密集型企业中一线工人大多数是本县富余劳动力,大多年龄偏大,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更是缺乏专业技能,使得劳动者在求职时受到了诸多限制。据了解,在略阳县农村富余劳力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绝大多数;高中、大中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只是少部分;有初级以上技能的更是少之又少;下岗失业人员中普工占了绝大部分。劳动者的整体素质不适应企业用工需求,各类技工和专业技术人员、熟练技术工人的缺口加剧了用工短缺的供需矛盾。同时本地劳动力外流较多,由于本地企业数量有限,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数量不大,过去略阳县的政策导向主要是鼓励农村富余劳动力到沿海发达地区打工,实施“放鸟出笼”,受此观念影响及外地待遇高、工作条件好的吸引,许多求职者特别是年轻人求职的首选还是发达地区。

  劳动力市场体系不完善,渠道不畅通。目前,县内还没有一个统一发布劳动力供求信息的完整平台,各乡镇的劳动力信息不能及时反映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导致不少劳动力盲目流动,造成劳动力资源浪费。一些中小型私营企业、酒楼餐馆还不习惯通过网络发布劳动力需求信息,通过调查了解,部分企业在缺工时往往习惯在企业门口或人口集聚区张贴招工海报、发动企业内部职工招来工人等方法招工,或者到一些非法中介场所私雇乱招,招工渠道比较单一。劳动力市场发育不健全是企业招工难问题的一个不可忽视因素。部分企业因规模发展,招用工时没能通过正规的就业市场发布用工信息,难以取得劳动者信任感,加之供求信息传递手段落后,渠道不畅,“招工难”和“就业难”的矛盾较为突出。

  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薄弱,制约服务质量提升。部分镇办对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设不够重视,领导人员对其缺乏正确的管理意识,导致该项工作只是流于形式,从略阳县的实际情况来看,公共服务平台信息化建设质量较低,直接影响了县、镇、村之间的信息统计和资源共享,工作人员积极性较差,相关人员职责不明确,存在岗位缺乏针对性的问题,工作任务繁重但基础性投入不足的问题。略阳县劳动保障事务所被撤并后,只留有具体负责劳动保障业务的工作人员,他们不但要承担劳动保障方面的相关工作,还要承担镇办领导安排的乡村振兴及其他业务工作,甚至有一部分劳保专干还要负责包村,各村配备的就业信息员也是一样,往往身兼数职,70%的精力都用在了乡村振兴及村两委日常工作,对于完成劳动保障、就业创业方面的工作存在许多现实难题,部分人员疲于应付,完成质量不高,严重影响了社会保障机构工作的效率,制约了工作进度。

  三、有效缓解县内企业招工难问题的对策

  加大宣传力度,引导本地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根据本地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围绕县委“一立四振兴”战略部署,大力宣传略阳县经济发展的大好形势,积极鼓励和引导在外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就业,提高为企业服务效能,将企业用工、培训、政策落实做为服务县内企业的首要任务,对劳动保障待遇高、经济效益好、管理科学规范的优秀企业作重点宣传,鼓励本地劳动力为家乡建设服务,同时结合苏陕协作劳务输出平台,每年召开一次专场招聘会,通过线上+线下招聘方式实现就近就地就业与有组织转移就业同步增长。

  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增强企业吸引力。鼓励企业不断增强人性化用工意识,树立“善待员工就是善待自己”的观念,坚持做到以较好的待遇和感情留住人、吸引人。大力宣传用工企业的优越环境,展示用工企业的良好形象,在有关部门确定的最低工资标准基础上,合理地确定用工待遇,在企业经济效益和盈利水平提高的情况下,逐步提高员工福利待遇,尽可能使员工工资达到或超过同行业平均水平。同时,建立激励机制,提高工人的生产积极性,对工作效率高的工人给予相应奖励,根据在企业工作年限给予相应工龄补贴,留住熟练工人。积极改善劳动条件,加大在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上的投入,采取有效措施,为员工提供必要的安全生产设施和劳动保护条件。对职工实行人性化管理,关心员工的工作和生活,在提供吃、住、行方便的基础上,不断改善企业的文化娱乐设施。再次,积极创造有利于务工人员成长的发展平台,打造有利于他们干事创业的环境,让他们能实现自己的价值,进一步加强与员工的感情交流和沟通,努力构建积极、健康和谐的企业文化,增进对企业员工的人性化管理和人文关怀,畅通员工发展晋升的渠道,将员工前途和企业前途紧密结合起来,真正做到以待遇留人,以感情留人,以事业留人,以精神凝聚人,吸引更多优秀人才为企业服务。

  创新为企服务方式,提升为企服务效能。良好的营商环境不仅是吸引力、竞争力,更是创造力、驱动力。要高度重视营商环境建设,创新探索“保姆式”“店小二式”服务,围绕人社就业创业、培训、贴息贷款、人才、人事、社保,和谐劳动关系构建等方面主责主业,开展“一企一策”常态化助企活动,通过活动开展,树立企业和企业家是略阳经济发展的支柱和“贵宾”的理念,深入企业一线,将人社服务工作前置,把日常业务与企业发展、全县经济发展紧密结合,为新招商企业顺利落地生产及各类规上企业发展解决招用工、培训、资金等方面实际困难,确保政策落实落细,全力推进“减环节、优流程、压时限、降成本”,努力构建“环境优、办事便、群众乐”的营商环境新格局,让扎根略阳的企业家们专心创业、放心投资、安心经营。

  加强劳动力培训,提高员工素质和技能。以“强素质、提技能、稳就业”为目标,采取“送技上门”教学或选学培训、灵活式、机动式、就近式等多种方式有针对性地开展好各类培训,坚持贴近农民、贴近实际、贴近市场的原则,结合市场紧缺工种和培训需求,采取学员点单、机构订单、政府买单方式,积极开展家政、康养、保育、电焊等职业技能培训,不断提升培训后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实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的目标。

  发挥市场功效,拓宽信息发布渠道。依托人力资源市场,进一步畅通就业信息渠道,劳动部门对劳动力资源进行调查摸底,每季度开展一次全县各类个体工商、新建企业及规上企业用工信息收集及发布,主动加强与企业的沟通联系,建立下岗失业人员资源库、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库及企业用工信息库等劳务用工资源信息库,准确掌握劳动力分布、求职愿望、培训等情况和用工信息,完善企业空岗报告制度,建立即时信息发布机制,通过乡镇(街道)劳动保障事务所和村级劳动保障信息员及时将用工信息传输到村居劳动者,实现城乡劳动力统一管理和劳动力市场信息资源共享,引导劳动力有序输入,减少农民工进城就业的盲目性。实现市场对人和企业对人的即时免费职业交流洽谈工作模式,实施岗位对接,加强与新闻媒体合作,开辟 “招聘职场”专栏,举办各种形式招聘会,积极为供求双方打造良好的互动平台。(略阳县劳动就业服务中心 杨涛)

关注我们

网权声明 网站简介 网站纠错 互助互利 平台团队 平台联系 在线排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