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市陈仓区养老保险经办中心:脚踏实地,夯实基础,提升数据质量

  为进一步完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讲话精神,积极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努力推进养老保险经办数字化转型,确保与部中心中台切换对接,中心脚踏实地,夯实基础,提升数据质量。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规定动作做到位,不走样

  1.省局共下发险种内问题数据四批次,中心接到问题数据后及时进行任务分解,制定时间表,多方联系,责任到人,确保问题数据修改有据可查。

  (1)第一批次下发四项数据,中心问题数据为“ 姓名中含数字”“ 非18位身份证号码”“身份证格式不正确”三项合计共143条。“ 姓名中含数字”1条,单位专管人员为了区分同名同姓,在姓名中添加了数字,经中心联系后进行了变更。“ 非18位身份证号码”2条,中心与本人联系后,确认为升位号码,及时对身份证号码进行了升位。“身份证格式不正确”140条,其中,确属身份证号码有误信息14条,中心联系本人或本人所在单位后及时对身份证号码进行了变更,剩余126条“610000000000000000”信息均为2012年以后退役军人未到中心办理养老保险转移接续人员,为了不让他们的转移基金落空,按其人名参保所建的账户,中心通过联系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区人武部、区公安局、退役军人原部队、退役军人户籍地村镇等,对114人信息进行了确认,修改身份证号码后对他们部队转移信息重新进行了接续,剩余12条按其退役时间、退役部队核查查无此人。

  (2)第二批次下发十项数据,中心问题数据为“所属行业对应问题”一项41条。经与单位联系修改信息33条。中心对自建户3户进行了注销登记。经与区工商局联系已工商注销单位5户,中心将人员转出后对单位同步进行了注销,该批次数据已完成更正。

  (3)第三批次下发七项数据,中心问题数据为“身份证号码格式异常”“身份证号码和姓名同时重复”“身份证重复姓名不同”三项合计385条。“身份证号码格式异常”29条,17条为终止人员信息,无法核查清理,剩余12条为第一批次数据清理遗留信息。“身份证号码和姓名同时重复”160条,退休与在职重复2条,为重复数据,中心删除数据后进行账户终止;区内双账户4条,中心为其进行了账户合并;市内双账户58条,中心与市处及相关县区共6个参保地进行沟通协调,账户转移后进行了账户合并;与省行业处、省内其他地市双账户54条,中心联系账户所在经办机构进行账户互转,截止目前合并账户33条,剩余21条中心将继续跟进,确保该项数据清理完成。“身份证重复姓名不同”196条,82条为终止人员信息无法核查清理;中心通过联系本人、本人所在单位、区公安局等多渠道进行身份证号码确认,核对修改68人,通过其他经办机构协查核对修改11人,截止目前剩余35条中心将继续跟进。

  (4)第四批次下发五项数据,陈仓中心数据为“身份证异常”“社会保障号码异常”“参保时间晚于退休时间”三项合计406条。“身份证异常”12条,“社会保障号码异常”12条为第一批次数据清理遗留信息,经请示后将账户进行注销,并将转移基金退回原部队。“参保时间晚于退休时间”382条,该数据经通知暂不处理。

  2.省局两次下发“在居民险已领取退休待遇人员在企业养老保险有账户”。第一次下发共43人,中心及时与本人进行联系,对在企业险缴费月数较短,选择继续领取居民险的38人的账户进行了退费终止;对企业险缴费月数较长,选择延后缴费准备领取企业险养老待遇的5人,协助居民险对其领取的待遇进行了退回工作。该项工作中心收到数据后高度重视,在一个月内及时办结,第二次下发数据中已清零。

  (二)自选动作做精,有实效

  1.在职人员的基本信息中存在大量特殊标识,大多为参保时误登记造成,为了提高数据质量,减少人员办理退休时数据修改频率,经中心办公会研究提出数据修改需求,通过运维管理批量进行变更35405条,在职人员基本信息中“行政职务”项批量变更为“无行政职务级别”,“ 工人技术等级”项批量变更为“无工人技术等级”,“ 专业技术职务”项批量变更为“无专业技术职务”,“ 高级技术职务类型”项批量变更为“无高级技术职务类型”。

  2.部分离退休人员在办理一次性待遇时无法正常支付,需将“行政职务”项“000”和“无”修改为“无行政职务级别”。为了提升服务质量,减少办事群众等待时间,经排查该类人员共有2237人,中心造册后通过运维平台对该数据进行了统一修改。

  3.年初,为了完善基本信息数据,中心通过业务工作群,将单位信息及人员信息按单位下发,提出信息核对要求,全年单位信息变更800余次,个人信息变更12000余次。

  4.中心2006年1月1日至2010年9月30日退休人员中,有386人的计算办法标志为“老人待遇计算办法”,该类人员增加“独生子女父母”标识后无法正常发放独生子女费,且无法通过核心平台端修改计算办法,中心统一将造册后通过运维平台将“老人待遇计算办法”变更为“38号文计算办法”。

  二、数据质量方面仍存在的问题

  1.建立数据库时,由于当时的数据指标项较少,很多信息不完整,近年来,中心进行了大量的补充完善工作,但仍然存在大量不完善、不准确的信息。

  2.养老台账、养老手册由于经办人员的记录习惯不同,有些是按照缴费基数进行记录,有些按照缴费金额或记账金额进行记录,导致进行历史数据补录时各项比例录入错误。

  3.跨省转移办法出台前通过老办法手工录入账户的人员,由于各地执行时间、缴存比例等不一致,造成现数据逻辑不合理。

  4.部分参保单位频繁更换专管人员或对数据质量方面工作重视不够,对信息核查工作配合不积极或未按规定要求核对修改。

  三、今后的工作方向

  1.对数据库中的集中性问题,继续通过运维平台进行批量完善、修改。

  2.进一步强化干部职工责任意识,进行业务知识、业务技能的培训,特别是个人账户管理规定和历年转移接续政策方面。

  3.加强对参保单位专管人员养老保险知识的宣传和培训,让他们做好养老中心与单位职工之间的纽带人。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会继续注重提升数据质量,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等待,将“我为群众办实事”落到实处。

  (宝鸡市陈仓区养老保险经办中心 赵金虎)

关注我们

网权声明 网站简介 网站纠错 互助互利 平台团队 平台联系 在线排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