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媒体深度融合的背景下,“扩大主流价值影响力版图” 成为关键任务。短视频以其视频化、移动化、碎片化和互动化的传播特性,为主流价值传播提供了独特优势,是主流媒体实现转型突围、提升传播效能的必然选择。然而,短视频时代主流价值传播也面临诸多挑战,如何应对这些挑战,成为当前重要议题。
短视频时代主流价值传播的挑战
短视频的全民化应用在丰富大众生活、满足表达欲望的同时,对主流价值建构带来了冲击。
无脑刷屏模式:短视频海量增长,对承载主流价值的内容形成淹没效应。许多短视频新闻要素不全,且内容新奇、视听效果炫丽,易使人上瘾,导致大众放弃思考,疏离主流价值观。
算法推荐模式:短视频平台基于大数据的迎合性推送机制,使用户受困于信息茧房,强化认知偏见,在算法的影响下异化,成为技术的附庸,导致价值认知盲点。
去中心化传播:短视频时代人人都是生产者和消费者,新闻价值取向多元化,“民间舆论场” 中情绪化、极端化、负面化舆论冲击主流价值,主流媒体权威弱化,大众价值观易受新 “意见领袖” 影响而迷失。
唯流量至上:在流量至上和粉丝文化的催生下,短视频娱乐化趋向低俗,为博眼球,一些博主丧失公共操守,调侃正面历史人物和道德模范,消解崇高。
圈群化生存:短视频成为网络社交新宠,个体形成的网络圈群虽有利于交流和身份认同,但封闭性与排他性会造成价值认同上的盲从。
遵循认知规律,构建短视频传播策略
主流媒体应从认知层面出发,促进主流价值传播创新。
建强阵地:主流媒体要树立阵地意识,坚持移动优先、短视频优先,全面挺进短视频主战场。一方面建设自主可控的短视频平台,如 “人民视频”“央视频”;另一方面借助抖音、微信等平台开通官方账号,形成立体矩阵传播,并根据不同平台特性剪辑创作视频素材,提高主流价值的到达率。
聚拢粉丝:以用户思维为核心,关照用户需求,依据相关理论和实证研究,了解用户需求。通过内容、服务、互动和技术创新开展粉丝运营,构建私域流量池,精准定位粉丝需求,实现主流价值传播从 “漫灌” 到 “滴灌” 的转变,促进主流价值 “内化于心”。
激发互动:基于具身传播理论,短视频要告别价值灌输思维,调动用户感官进行沉浸式、场景化体验,善于 “留白”,激发用户互动参与,及时回复留言并置顶优质留言,促进主流价值 “外化于行”,实现受众对主流价值的认同。
强化认同:通过短视频系列化、IP 化、栏目化传播,以及聚焦热点事件主动设置议题,发挥短视频传播速度快的特点,及时发声,促成良性互动,增强主流价值认同的稳定性和持久性,凝聚社会共识。
匡正算法:以主流价值驾驭算法,短视频平台要遵守管理规定,优先推荐蕴含主流价值观的信息,过滤不良信息,建立人工干预和用户自主选择机制;主流媒体要以主流价值为标准,发掘用户积极需求,定向推送,构建良性传播规范。
润物无声,构建短视频内容策略
主流媒体需在内容上创新,增加 “网感”,使主流价值更具亲和力。
加大供给:聚焦短视频平台优质内容缺乏问题,以主流价值引领内容生产,围绕时代主题打造爆款短视频作品,如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2023 年上半年生产 7000 余篇爆款作品,河南广播电视台 “缅北调查” 短视频播放量超 12 亿次,扩展主流价值传播广度。
故事叙事:平衡短视频娱乐性与主流价值严肃性的冲突,用小切口反映大主题,讲述真情实感的中国故事,如《区委书记与村民比赛手工割麦子》短视频传递官员正面形象,收获大量点赞,增进主流价值传播深度。
以情动人:主流媒体以平视角度,从平凡人物视角出发,融入多种情感,激发受众共情共鸣,如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为谁辛苦为谁忙》呈现习近平总书记的人民情怀,获中国新闻奖,提升主流价值传播温度。
技术加持: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遵循具身传播理论,拓展传播维度,如河南广播电视台的《唐宫夜宴》等短视频融合 VR/AR 技术,创造沉浸式体验,拓展主流价值传播维度。
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过程中,主流媒体应积极应对短视频时代的挑战,通过优化传播策略和内容策略,更好地传播主流价值,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在新媒体环境中发挥引领作用,为社会发展凝聚正能量。
(来源:《新闻前哨》2024年1月(下) 武汉广播电视台总编室副主任、高级记者 柳长盛 原标题:短视频赋能主流价值传播的挑战与策略 此文有删减)
本网原创,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注:凡注明“来源:XXX(非陕西城乡劳动就业网 sxcxldjy.com)”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邮箱:782481785@qq.com】
推荐
27 / 08月
08 / 08月
05 / 08月
05 / 08月
01 / 08月
15 / 07月
08 / 07月
29 / 05月
29 / 02月
28 / 06月
热榜
标签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