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现有工作人员5名,均为女性。这支仲裁战线上的娘子军,牢记使命,攻坚克难,以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为主线,创新建立多元化调解、快捷式办案、全流程跟踪的工作方法,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中凝聚了巾帼力量,彰显了女性担当。
以人为本,心系群众解民忧
她们始终将“为群众服务、让群众满意”作为工作标准,充分发挥女性柔性化解争议优势,让群众在争议化解过程中如沐春风,被群众亲切地称为“仲木兰”。2021年以来,安康市仲裁院共处理劳动争议近500件,为劳动者挽回损失2200余万元,结案率达100%,调解率达74%。
“仲裁不仅是办案子,更是要解决群众问题”。这是她们常常挂在嘴边的话。她们时刻谨记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和承诺,持续践行和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总结出“五位一体”“六字四心”工作法,在调解中充分发挥女性善于沟通、亲和力强、温柔细腻等特点,多次化解疑难复杂争议。在工作中,她们总会多问一句“您好,请问需要什么帮助吗?”就是这一句温暖的问候,困难群众收到了法律援助,失业群众得到了就业指导,偏远群众实现了上门服务。她们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打造“一站式纠纷化解平台”,建设“调解+仲裁+就业指导+案件回访”的争议处理闭环,用真心换真情,得到了群众的信任和赞扬。
建设数字化仲裁庭和调解室,为群众提供医药箱、老花镜等爱心物品,营造温馨舒适的氛围。始终坚持换位思考,从女性角度感同身受地与群众沟通交流,推行热心帮助、耐心解释、诚心解困、公心调解的“四心”工作法,积极落实首问责任、预约开庭、线上调解、延时服务等制度,做到“一张笑脸相迎、一杯热茶暖心、一番好言释惑、一个建议解忧、一声好走相送”,确保群众合理诉求解决到位、不合理诉求解释到位、困难诉求帮扶到位。安康市仲裁院每年接待来电来访群众约2000人次,未收到一起群众投诉,群众满意率达100%。
立足岗位,创新机制提质效
为构建劳动争议多元化解机制,积极谋划、主动作为,联合工会、法院、心理协会、律师协会等部门组建30人的劳动争议调解专家库,建立特邀调解员库、政策咨询专家库、法律援助专家库和心理咨询专家库,实行点单式、预约式、分类式调解服务,实现政策咨询、法律援助、争议调解、心理辅导全链条解纷。制定工会、工信等仲裁委组成部门参与办理重大争议案件制度。联合法院建立裁审衔接、诉调对接机制,开展信息联享、矛盾联排、纠纷联调,从源头化解争议纠纷。
为减轻劳动者维权成本,冲锋在前、创新服务,积极构建快捷化纠纷处理体系,着力提升群众满意度。建立案件繁简分流制度,实行简案快办、繁案精办。采用办案“提醒、监督、整改”“三张清单”,提升仲裁质效。开展流动仲裁庭、仲企共建、庭审公开等活动,实现调解、开庭、宣传“一庭”解决,矛盾纠纷“一次”化解。推行农民工速裁庭和工伤速裁机制,开通女职工等特殊群体维权“绿色通道”,开展要素式办案,启用仲裁委电子印章,平均缩短办案时间15天。
强化服务,源头治理保稳定
紧盯群众诉求,加大主动服务力度,变“审判员”为“服务员”,积极开展上门送法、仲裁提醒、旁听庭审、跟踪回访等服务,将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阳光仲裁”品牌深入人心。
组建仲裁员志愿者服务队,主动走进园区、社区、企业,常态化开展仲裁员志愿服务活动,通过仲裁法律沙龙、专题培训、流动仲裁庭、仲裁开放日等活动,当好政策宣传员、用工指导员、意见收集员、代办服务员,不断增强劳动者依法维权意识,促进企业规范用工。2023年以来,共服务30余家企业,开展活动20余场,发放宣传资料1000余份,收集意见11条。
“我联系的企业本月‘平安’。”仲裁员由衷感到高兴。为了及时化解纠纷,她们积极作为,勇于担当,在办案压力较大的情况下,建立矛盾纠纷排查预警常态化机制,指导企业建立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开展矛盾排查、委托调解、重大事项提醒等多层次解纷工作,做到“一企一策一建议”。
本网原创,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注:凡注明“来源:XXX(非陕西城乡劳动就业网 sxcxldjy.com)”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邮箱:782481785@qq.com】
推荐
27 / 09月
03 / 08月
17 / 01月
15 / 12月
11 / 01月
13 / 10月
27 / 12月
25 / 10月
15 / 08月
17 / 10月
热榜
标签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