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李梦园 初审:央行 央通达 冯沛 审编:杨川)

城市建设提速增效的背后,是无数劳动者的辛勤付出。薪资能否按时足额到账,不仅关系劳动者切身利益,更关乎劳动关系和谐稳定。渭南市潼关县人社局聚焦这一核心关切,创新推行“四步工作法”,从源头防控到末端落实全链条发力,为劳动者撑起坚实的权益“保护伞”。
政策前置筑防线,源头管控除隐患。建设单位作为项目发起方,是保障薪资支付的“第一责任人”。县人社局主动上门对接,通过政策宣讲会、案例分析等面对面方式,引导建设单位从项目规划、资金筹措阶段就明确薪资支付责任,将工资保障资金纳入项目前期预算。针对排查出的15个项目管理隐患点,建立台账、限期整改、跟踪销号,从源头筑牢欠薪治理“防火墙”。
制度落地明规范,精准指导强管理。为让施工单位“知规矩、会操作”,劳动监察人员下沉项目一线,将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八项制度等规范文本送到工地现场。推行“一项目一册”管理模式,对所有在建项目实施全程跟踪,手把手向项目负责人、劳资专管员讲解用工登记、考勤记录、工资代发等关键环节操作要点,帮助企业健全内部管理制度,让薪资发放有章可循。
数字赋能畅渠道,维权不再“跑断腿”。“以前讨薪要跑好几个部门,现在扫个码就能提交诉求,太方便了!”在某项目工地,农民工王师傅指着墙上的维权海报说道。县人社局在各项目班组张贴“安薪陕办”“渭薪无忧”投诉二维码,安排专人现场演示操作流程,实现维权诉求“指尖提交、线上受理、快速处置”。诉求提交后,工作人员24小时内响应,全程跟踪调查进度并及时反馈结果,让“跑腿难”变成“零跑腿”。
靶向处置保到账,辛苦付出不“打折”。把薪资足额送到劳动者手中,是权益保障的最终落脚点。县人社局建立“柔性协商+刚性处置”机制,对薪资纠纷先组织双方调解;对调解未果或存在欠薪行为的企业,采取约谈负责人、下发整改通知、跟踪督办等方式,实行“一案一策、分批支付”。截至目前,全县欠薪案件动态清零率保持100%,让劳动者的每一份辛劳都能得到应有回报。

如今,从建设单位的源头预算到施工企业的制度执行,从线上维权的便捷高效到欠薪案件的精准处置,潼关县已织密一张全方位的“暖薪防护网”。下一步,县人社局将持续深化“四步工作法”,推动维权服务向更细处延伸,让劳动者在城市发展中更有获得感、幸福感。



本网原创,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注:凡注明“来源:XXX(非陕西城乡劳动就业网 sxcxldjy.com)”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邮箱:782481785@qq.com】
推荐
11 / 11月
21 / 10月
20 / 10月
16 / 10月
23 / 09月
20 / 09月
20 / 09月
20 / 09月
19 / 09月
05 / 09月
热榜
标签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