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推动技工教育发展,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国家及地方层面陆续出台一系列政策,从目标规划、培养能力提升、校企合作等多方面着手,为技工教育构建了全方位的支持体系。
国家政策明确技工教育目标与任务
人社部发布的《关于深化技工院校改革 大力发展技工教育的意见》(人社部发〔2021〕30 号)对技工教育的目标任务做出清晰规划。在 “十四五” 期间,全国技工院校在校生规模需保持在 360 万人以上,毕业生就业率达 97% 以上,累计培养培训高技能人才 200 万人以上,开展职业技能培训 2000 万人次以上。为实现这一目标,政策从多维度发力。
在落实立德树人方面,强调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将党建工作与学校事业发展紧密结合。同时,注重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综合素质提升,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融入德、智、体、美教育中,并开设劳动教育公共课必修课。
在提升培养能力上,致力于完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推动技师学院、高级技工学校、技工学校梯次发展与合理布局。技师学院着重培养高技能人才。此外,推进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允许技工院校将部分培训收入纳入公用经费,核增培训任务重的院校绩效工资总量,落实单位内部分配自主权,还畅通了毕业生获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渠道,并推进技工院校纳入职业教育统一招生平台。
在校企合作方面,实施企业新型学徒培养计划,向企业职工开放技工院校非全日制学籍注册通道,依托技师学院探索弹性学制培养预备技师和技师,鼓励创建或共建技能大师工作室,支持企业等各方力量举办技工教育,推动企业与院校组建技工教育集团。
《技工教育 “十四五” 规划》(人社部发〔2021〕86 号)进一步明确,到 2025 年要形成完善、合理、特色突出且契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技工教育体系,增强教育吸引力与人才培养质量。在党建与思政教育上,重视党组织建设与思政课质量提升,推进相关教育内容 “三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开展法治、安全等教育并遴选师资研修基地。在提高培养能力方面,完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修订设置标准,完善晋级和退出机制,拓展职业训练院功能,遴选优质院校和专业打造特色品牌,支持建设各类基地,引导参与教育强国推进工程,巩固招生规模,规范招生秩序,全面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完善绩效工资分配激励机制。
近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发布的《关于做好 2025 年技工院校招生工作的通知》指出,2025 年全国技工院校计划招生 130 万人,各地需细化任务指标,确保完成招生任务及 “十四五” 规划目标。在扩大招生范围上,支持技工院校放宽招生年龄限制,稳定应往届初高中毕业生招生规模,将其纳入职业教育统一招生平台,积极面向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失业人员等群体招生,还将受影响外贸行业中的失业青年纳入招生范围。同时,做好职业技能培训招生工作,指导技工院校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参与 “技能照亮前程” 培训行动,开发多样化培训项目,对符合条件的企业新型学徒制学员可注册为非全日制学籍。此外,完善招生、培养与就业联动机制,指导院校根据就业状况调整招生专业和规模,开设急需紧缺专业,鼓励订单培养等方式,推进工学一体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支持学生在校参加职业技能评价。在规范管理方面,做好招生资质核查,公布院校名单和专业目录,设立监督举报电话,查处违规行为,规范学籍注册和异动管理。宣传引导上,利用世界青年技能日等节点开展宣传,院校要通过官方渠道发布准确招生信息,规范运营招生账号。
地方政策结合实际推动技工教育
陕西省出台的《关于深入推进职业技能提升工程的通知》,立足本省实际,为技工教育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在发挥基地作用方面,要求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积极开展技能人才 “揭榜挂帅” 培训,健全高技能人才培养机制,国家级基地每年培训、评价高级工以上技能人才不少于 1500 人,省级不少于 800 人。支持产业链龙头企业申报建设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技能大师工作室,培养产业领军人才,建立高技能领军人才信息库和服务团,发挥师带徒作用。
在技师学院定位上,将其作为技师、高级技师培训和评价的重要阵地,结合重点专业建设,备案为第三方社会评价机构,为学生、校企合作企业及社会劳动者提供培训和评价服务,符合规定的给予补贴。全面落实 “新八级工” 制度,推动技能强企行动,企业设立首席技师、特级技师岗位,畅通技能人才成长通道,围绕制造业重点产业链企业加大自主评价备案力度,对业绩突出的一线职工可直接认定高级工以上职业技能等级。
在关注服务业与县域人才培养方面,结合农民工技能培训需求,开发专项能力考核项目,发挥公共实训基地作用,加大家政等现代服务业技能人才培养力度,建立培训机构和职业目录清单,开展县域技能人才培养,培训人数不少于当年培训总人数的 60%。同时,加强校企合作与职称评审,对纳入工学一体化建设的专业,加大校企合作培养高级工以上技能人才,对工程等八大领域一线技能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组织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和职称评审。
国家和地方层面的这些政策,相互配合、协同推进,为技工教育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将有力推动高素质技能人才的培养,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本网原创,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注:凡注明“来源:XXX(非陕西城乡劳动就业网 sxcxldjy.com)”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邮箱:782481785@qq.com】
推荐
08 / 08月
05 / 08月
05 / 08月
01 / 08月
15 / 07月
08 / 07月
29 / 05月
29 / 02月
28 / 06月
22 / 05月
热榜
标签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