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政策力挺,技师学院迎来发展新契机

58.jpg

  在职业教育体系中,技师学院与应用本科、职业本科共同构成了 “新三校” 格局,然而,考生和家长在院校选择时,对技师学院的青睐度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缘由?

  学历正统观念下的误解

  受传统观念影响,公众往往认为教育部颁发的学历才是正统。但从国际通行规则来看,其他国文凭主要分为学位和资格证书,在此框架下,技师学院与高职的毕业证同属 “资格证书”,在法规意义上并无高低之分。我国《高等教育法》虽未明确技师学院是否归属高等学校范畴,但《职业教育法》规定中等职业学校包含技工学校,且符合条件的技师学院可纳入高等职业学校序列。

  此外,人社部明确规定技师学院预备技师班相当于本科学历,这意味着技师学院毕业证在实际使用中与应用本科、职业本科等值,尤其在考公考编等场景下,技师学院学生凭借专科分数获得本科资格,堪称一项隐藏 “福利”。

  技师价值被严重低估

  相较于工程师,技师的社会价值长期被低估。民国时期,技师任职需大学专科以上文凭,且专门制定有《技师法》,此法律在现今台湾地区仍在施行。在我国,尽管技师曾一度在技术职务中消失,但恢复后其地位不断提升。新八级工制度增设特殊技师和首席技师,地位等同于高级工程师,且在技术职务评审上实现了技师与工程师的相互贯通。尤其在人工智能普及的当下,技师与工程师的工作场景差异逐渐缩小,技师的价值理应得到更客观的评估。

75.jpg

  技师学院声誉待提升

  技师学院声誉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教育环境问题较为突出。一方面,社会存在文化偏见,部分中学教师和家长常将技校作为反面教材激励孩子;另一方面,技师学院自身也存在教育短板,如大学生技师班虽为亮点,却曾因承诺与教学质量问题受到质疑。但需注意,在精英化时期,技工学校曾培养出众多大国工匠,如今虽声誉受损,但在迈向 “后文凭时代” 的当下,也迎来了重塑形象的新契机。

  国家政策大力支持

  国家通过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政策,彰显了对技工教育的重视与支持。《职业教育法》不仅明确了技工学校在中等职业教育中的地位,还为技师学院纳入高等职业学校序列提供了法律依据,这为技师学院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同时,人社部关于技师学院预备技师班学历认定的政策,直接提升了技师学院学历的社会认可度和实用性。

  社会认可逐步提升

  尽管目前技师学院面临一些挑战,但社会对其认可度正在逐步提升。大学生回炉读技校、高职学校 “本升专”、民办本科遇冷公办专科回暖等现象,均释放出积极信号。这表明社会对职业技能的需求正在发生转变,更加注重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技师学院培养的技能型人才正逐渐契合市场需求,未来有望获得社会和家长更广泛的认可。

  技师学院发展策略探索

  为把握 “后文凭时代” 的发展契机,技师学院需采取一系列有效策略。首先,应坚守与工业相关的 “硬专业” 传统,避免专业过度趋同,确保自身独特价值;其次,尝试在大众化教育中走出精英化路径,主管部门可集中力量打造全国性、全省性示范技师学院,提升整体声誉;再者,对于《职教法》中的 “纳入” 政策需谨慎考量,应争取与高职同等的招生权和平等地位,探索独立发展道路。

61.jpg

  随着国家政策的持续支持和社会观念的逐步转变,技师学院有望重塑辉煌,成为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重要阵地,吸引更多考生和家长的关注与选择。



第61-2 期待您关注.jpg

第59-3 陕西城乡劳动就业报 刊 网 矩阵.jpg

关注我们

网权声明 网站简介 网站纠错 互助互利 平台团队 平台联系 在线排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