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风过硬,筑牢养老保险经办民生底线

  (作者:咸阳市礼泉县养老保险经办中心主任 李群辉   初审:央行  央通达 审编:杨川)

27.jpg

  养老保险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 “压舱石”,其经办机构干部的履职成效,直接关乎群众 “养老钱” 的安全与幸福。在多年推进养老保险经办干部思想教育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相较于本领,过硬的作风更为关键。本领是干事的基础,决定了能做什么;而作风则是干事的指引,决定了该如何去做。只有作风过硬,本领才能精准聚焦民生,让养老保险经办工作既有专业水准,又充满民生温度。

  作风:界定养老保险经办工作价值的 “生命线”

  养老保险经办涵盖参保登记、欠费补缴、信息修改、待遇核算、基金监管等关键环节,容不得丝毫虚浮。从作风建设 “治懒、治散、治庸、治松” 的角度来看,经办干部的作风短板,往往会成为群众办事的阻碍。

  治懒:克服浮躁,变 “坐不住” 为 “沉下去”。部分干部业务流程熟悉,却因作风浮躁,对群众咨询敷衍、处理事务拖延。为此,通过建立 “经办事项限时办结” 和 “群众满意度测评” 的双重机制,促使干部主动作为,如下沉社区为高龄老人办理待遇认证,深入街道宣讲参保政策等,将浮躁转化为务实。

  治散:打破壁垒,化 “推不动” 为 “一条绳”。养老保险经办需要多部门协同,如与税务、人社、公安等部门的数据对接与信息联动。若干部缺乏团结协作的作风,就容易各自为政。通过 “一把手牵头抓协同”,组建 “跨部门经办专班”,凝聚工作合力,打破部门壁垒。

  治庸:警惕麻木,防止 “本领本位” 沦为 “庸碌”。有些干部业务扎实,但忽视作风建设,对群众不耐、对政策调整不上心。通过开展 “情景模拟考核”,还原复杂业务场景,让干部认识到,缺乏为民服务的作风,即便本领再强也只是庸碌之辈。

  治松:摒弃专断,以 “霹雳手段” 守牢基金安全底线。基金监管岗位若作风宽松软,即便有先进技术,也可能因 “好人主义” 放任风险。因此,要对信息修改、基金拨付等环节严格把关,以严格的作风约束确保基金安全。

  思想教育:锻造过硬作风的 “大熔炉”

  思想教育为淬炼干部作风提供了丰富养分。

  以理论清醒筑牢作风根基:组织干部深入学习 “人民为重” 的执政理念,将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经办工作中,主动为群众讲解政策、耐心核对数据,让为民服务成为自觉行动。

  以历史镜鉴明晰作风标尺:曾国藩的 “五勤” 之道,即 “身勤、眼勤、手勤、口勤、心勤”,对当下经办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如 “身勤” 要求主动走访企业和社区,“手勤” 要求及时整理档案和更新数据,“心勤” 要求琢磨群众的需求,让勤政务实成为日常行为准则。

  以实践淬火检验作风成色:开展 “角色互换” 活动,让干部以群众身份体验办事痛点,再以经办者身份优化服务。如推出 “老年人绿色办理通道”、开发 “一键查询缴费记录” 功能等,让求真务实的作风在解决问题中得到体现。

  作风过硬:让 “养老钱” 更暖心,经办工作更有质感

  当干部将过硬作风内化为行动自觉,养老保险经办工作就有了民生温度。

  服务群众:从 “能办” 提升到 “办好”。某经办窗口干部虽业务并非最出色,但以热情服务群众著称。为厘清一位老人的 “视同缴费年限”,她连续一周奔走于档案馆和原工作单位,最终为老人追回 2 万元养老金。这种用心的作风,让群众倍感温暖。

  基金安全:从 “合规” 升华到 “守牢”。基金监管岗干部以廉洁自律为底线,对每笔基金拨付都仔细复核。去年通过人工复核,拦截了 3 笔疑似违规拨付,确保了基金安全,体现了过硬作风对监管本领的价值提升。

  队伍建设:从 “单打独斗” 转变为 “群策群力”。通过治散教育,经办机构形成了团结干事的氛围。政策科室主动为窗口人员培训新政,窗口人员及时反馈群众的政策盲区,这种互补型作风,大幅提升了经办效能和群众好评率。

42.jpg

  养老保险经办是民生的重要体现,抓干部思想教育的实践表明,本领让干部能干事,作风让干部干对事、干好事。只有持续通过思想教育淬炼过硬作风,将 “人民至上” 的理念融入每一个经办环节,才能让 “养老钱” 更安心,让经办工作成为连接党心民心的桥梁,为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第58 《陕西城乡劳动就业》《陕西人社政策法规》数字融媒体开始订阅.jpg

第61-2 期待您关注.jpg

第59-3 陕西城乡劳动就业报 刊 网 矩阵.jpg

关注我们

网权声明 网站简介 网站纠错 互助互利 平台团队 平台联系 在线排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