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组织部办公厅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调整公务员录用体检有关项目检查标准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组织部、卫生健康委,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委、各人民团体组织人事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委组织部、卫生健康委:

  为进一步提高公务员录用体检工作科学化规范化水平,中央组织部、国家卫生健康委组织医学专家对公务员录用体检有关项目检查标准进行了调整,现通知如下。

  一、地中海贫血(地贫基因携带者、静止型、轻型)且血红蛋白高于90g/L,合格。

  二、有多囊肾表现,未伴有尿蛋白阳性或肾功能不全的,合格。

  三、单纯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又称为桥本甲状腺炎),合格。

  各地区各部门要高度重视,指导体检医疗机构准确把握、认真执行公务员录用体检的程序、项目和标准,做到标准清晰、操作规范、适用规定科学合理,依法依规做好公务员录用体检工作。

  中共中央组织部办公厅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

  2025年11月11日

  公务员录用体检项目调整政策解读

  近日,中共中央组织部办公厅、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联合发布《关于调整公务员录用体检有关项目检查标准的通知》,针对三类常见健康问题优化了体检合格判定标准。以下通过问答形式详解政策核心内容与价值导向:

  1. 此次政策调整的核心目的是什么?涉及哪些具体体检项目?

  此次调整的核心目的是进一步提高公务员录用体检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摒弃以往部分“一刀切”的判定方式,让人才选拔更贴合实际履职需求。调整共涉及三类具体项目:一是地中海贫血(地贫基因携带者、静止型、轻型);二是多囊肾;三是单纯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桥本甲状腺炎)。

  2. 针对地中海贫血,新标准有哪些具体规定?为何这样调整?

  新标准明确:地中海贫血(地贫基因携带者、静止型、轻型)且血红蛋白高于90g/L的,判定为合格。从医学角度看,这类人群通常无明显临床症状,日常工作生活与健康人无差异,血红蛋白高于90g/L的指标足以保障其胜任公务员常规岗位工作。同时,该调整也贴合我国两广等地贫高发地区的实际情况,此前广东等地事业单位已尝试放宽相关标准,此次国家层面调整实现了标准统一与推广。厦门曾有携带地贫基因的幼师因旧标准被解聘,新标准实施后此类困境将得到缓解。

  3. 多囊肾患者在什么条件下可通过公务员体检?与旧标准相比有何变化?

  新标准规定:有多囊肾表现,但未伴有尿蛋白阳性或肾功能不全的,视为合格。旧标准中,多囊肾通常直接判定为不合格,属于“一刀切”的严苛认定;而新标准增加了“无尿蛋白阳性”“无肾功能不全”的前置条件,更具科学性。医学研究表明,多囊肾虽为遗传性疾病,但多数患者中老年后才可能出现肾功能减退,不少人终身症状轻微,只要肾功能未受实质损害,完全不影响履职。

  4. 桥本甲状腺炎患者是否直接符合体检合格要求?该调整主要惠及哪些群体?

  是的,新标准明确单纯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桥本甲状腺炎)直接判定为合格。这类疾病是常见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30-50岁女性为高发群体,男女比例可达1:5-10。其病情发展缓慢,多数患者无需特殊治疗,即便后续出现甲减,也可通过药物轻松控制,完全不影响正常工作生活。旧标准将其列为不合格项,导致大量优秀女性等群体错失公务员岗位,此次调整填补了这一不合理缺口,保障了特定群体的平等就业权。

  5. 此次体检标准调整的主要背景是什么?为何选择此时优化?

  调整主要基于两方面背景:一是旧标准存在滞后性,现行《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试行)》上次修订于2016年,随着医学技术发展,许多过去被视作“严重疾病”的病症,如今已证实可控制且不影响履职,但旧标准未及时更新;二是响应社会与代表委员呼声,近几年全国两会上,多位代表委员多次提案呼吁体检标准与时俱进,全国政协委员周世虹就曾聚焦该问题提交提案,强调不合理标准封堵了慢性病群体就业通道,相关呼声推动了此次调整。

  6. 除了直接影响公务员招录,此次政策调整还将产生哪些社会意义?

  此次调整具有多重社会价值:一是提升人才选拔科学性,让招录焦点回归报考者的综合素质与专业能力,吸纳更多优秀人才进入公务员队伍,优化人才配置并提升政府治理效能;二是彰显人文关怀与就业公平,避免求职者因无实质影响的疾病遭受歧视,减轻其求职心理压力,体现以人为本的治理理念;三是发挥社会示范效应,公务员体检标准常被事业单位、国企乃至民营企业作为入职体检参考,此次调整将引导全社会消除对相关疾病的误解,推动各行业优化体检标准,营造更包容的就业环境。

  7. 为确保政策落地,通知对执行层面提出了哪些要求?

  通知明确要求各地区、各部门高度重视,重点指导体检医疗机构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准确把握标准内涵,明确各类病症的判定边界,比如严格区分单纯桥本甲状腺炎与合并其他严重并发症的情况;二是规范操作流程,确保各项指标检测精准;三是科学合理适用规定,避免标准执行出现偏差。核心目标是让政策的善意切实落实到每一位报考者身上,防止执行过程中出现新的隐形门槛或变相歧视。





第58 《陕西城乡劳动就业》《陕西人社政策法规》数字融媒体开始订阅.jpg

第61-2 期待您关注.jpg

第59-3 陕西城乡劳动就业报 刊 网 矩阵.jpg

关注我们

网权声明 网站简介 网站纠错 互助互利 平台团队 平台联系 在线排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