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贺小宁 初审:央行 央通达 魏东 审编:杨川)

“不用跑县城,在镇上就能考技能证,专家还现场指导了饲料配比的门道,这服务太贴心了!”刚结束林麝养殖专项考核的凤县平木镇养殖户陈卫难掩激动。11月20日,凤县林麝养殖专项职业能力考核在平木镇举行,把权威技能认证直接送到了这个林麝养殖核心区的“家门口”,让养殖户足不出镇就能实现技能升级与资质认证。

作为名副其实的“中国林麝之乡”,凤县林麝存栏量达4.4万头,占全国人工养殖规模的60%以上,已成为带动群众增收的主导产业。如何让“经验型”养殖户转型为“专业型”人才,激活产业发展内生动力?凤县人社局给出的答案是:以“凤县麝工”劳务品牌为抓手,构建“培训+考核+就业”的全链条人才服务体系。此次把考核点设在平木镇,正是这一体系的生动实践。

“平木镇有491户群众直接参与林麝养殖,存栏量达1.05万只,年人均增收6500余元,产业基础扎实但技能标准化不足。”平木镇镇长邓振宇介绍,专项考核重点围绕饲料科学配制、疫病精准防治、繁育技术优化等核心技能展开,既有理论笔试也有实操演示,邀请了凤县林麝产业学院的专家现场评审,确保认证质量。通过考核的养殖户,将获得全国通用的专项职业能力证书,让“凭经验养麝”变成“凭技能增收”。
据了解,本次考核由县人社局统筹组织,县劳动就业服务中心联合凤县林麝养殖协会具体实施,全程严把“报名审核、命题考评、证书发放”三道关口。为了让养殖户“考得会、用得上”,前期还配套开展了为期3天的免费技能培训,覆盖饲料搭配、幼麝护理等实用技术,累计吸引80余名养殖户参与。
“凤县麝工”这一全国唯一的特种动物养殖类劳务品牌,如今已成为凤县的“金字招牌”——不仅获评陕西省级劳务品牌,更累计带动1.28万人就业创业,实现劳务收入5.6亿元。从“矿业大县”到“生态强县”的转型中,不少曾经的矿工通过技能培训转型为“麝工”,在绿水青山间走出了致富新路。

谈及未来规划,县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把林麝养殖专项考核常态化,计划明年在全县5个养殖重点镇巡回开展,同时深化与高校合作,升级“长中短”三期培训模式,让更多养殖户掌握科学养殖技术。通过人才赋能,推动林麝产业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型,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持续动力。



本网原创,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注:凡注明“来源:XXX(非陕西城乡劳动就业网 sxcxldjy.com)”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邮箱:782481785@qq.com】
推荐
21 / 11月
11 / 11月
21 / 10月
20 / 10月
16 / 10月
23 / 09月
20 / 09月
20 / 09月
20 / 09月
19 / 09月
热榜
标签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