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市丹凤县竹林关镇东楼村:多维发力固成果 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通讯员:周飞   初审:央行  央通达  审编:杨川)

9.jpg

  今年以来,商洛市丹凤县竹林关镇东楼村锚定巩固衔接核心任务,秉持标准不降、力度不减、精准发力的工作思路,从监测帮扶、政策落地、产业就业、基础提升等多维度协同推进,在筑牢脱贫成果基础上,持续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一幅宜居宜业的乡村新图景正在徐徐展开。

2.jpg

  精准监测筑防线 靶向帮扶解民忧

  为守住不返贫底线,东楼村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与帮扶闭环机制。在包扶单位县人社局统筹下,村"四支队伍"联合36名包扶干部开展常态化全覆盖排查,建立"识别-监测-帮扶-销号"全流程管理台账,实现风险隐患早发现、早干预。针对排查出的不同风险类型,分类制定产业扶持、就业推荐、综合保障等个性化帮扶方案,确保"一户一策、精准滴灌",切实筑牢返贫致贫防线。

  政策落地见实效 红利直达惠民生

  东楼村把政策宣传与落地实效作为工作重点,通过村民大会、入户讲解、微信群推送等多种形式,详解交通补助、惠农补贴、收益分红等强农富农政策。为破解政策落地"最后一米"难题,村两委联合包扶干部建立政策落实清单,逐户核查符合条件对象,确保政策红利应享尽享。截至目前,全村77人享受县外省内一次性交通补贴2.31万元,100人享受省外交通补贴5万元;一般户人均分红103元,脱贫户人均分红141元,政策效益已转化为群众稳定增收的实际成效。

1.jpg

  产业就业双驱动 拓宽增收主渠道

  立足资源禀赋,东楼村将产业培育与就业促进作为增收核心抓手。通过发放产业奖补5650元激励3户村民发展特色产业,重点推动肉牛养殖业提质升级,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品附加值,实现"一村一品"高质量发展。目前,该村鲜牛肉已远销北京,累计销量超1万斤,成交额达35万元,为产业振兴注入强劲动力。同时,开展技能培训5场次,搭建用工对接平台,实现1076人稳定务工,确保有劳动能力的脱贫户和监测对象家庭至少1人就业,夯实增收根基。

  精细管理强基础 问题整改提质效

  东楼村以"细、准、实"为原则,开展村及驻村档案规范化整理工作,先后3次全面更新完善软件台账,重点核查资料完整性、数据逻辑性和归档规范性,确保档案资料真实准确反映工作成效。针对各级反馈、行业预警及自查发现的问题,建立"清单化管理、销号式整改"机制,深刻剖析根源并举一反三,累计开展问题"回头看"3次,实现问题全部整改到位并建立长效防控机制,严防问题反弹。

  建管并重提品质 共治共享促和谐

  在乡村建设中,东楼村聚焦人居环境改善,通过筹措资金推进基础设施升级,开展10次生活污水、垃圾专项治理,压实公益岗和保洁员责任,实现村容村貌日常保洁常态化。基层治理方面,充分发挥53名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融合的治理体系,先后2次修订村规民约,积极推进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为乡村发展凝聚起共建共治共享的强大合力。

60.jpg

  下一步,东楼村将持续压实工作责任,在动态监测精准度、产业发展创新性、乡村建设精致度、治理效能提升度上再下功夫,以更实举措、更优服务推动巩固衔接工作提质增效,为乡村全面振兴续写新篇。



第58 《陕西城乡劳动就业》《陕西人社政策法规》数字融媒体开始订阅.jpg

第61-2 期待您关注.jpg

第59-3 陕西城乡劳动就业报 刊 网 矩阵.jpg

关注我们

网权声明 网站简介 网站纠错 互助互利 平台团队 平台联系 在线排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