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在春天里飞翔

  (作者:辛恒卫)

1.png

  立春过后,气温日渐回升。偶尔有“倒春寒”现象,却也是很短暂的。每当天朗气清的日子,煦暖的阳光,给人一种明媚之感。一派郁郁葱葱,生机勃发的景象扑面而来。

  走进那位于小区旁边的公园,率先映入视野的是那四季常青的风景苗木,此时已泛出簇簇新绿,却不怎么惹眼。倒是那弯弯的垂柳,几天前还是光秃秃的枝丫,倏然间已有了鹅黄色的米粒附在上面。再往前行,只见那临水的桃树已开满红艳艳的花朵,很是吸人眼球。在这早春的天气,这株桃树占尽地理优势,临溪傍水花先发,呈现出“万绿丛中一点红”的独特景观。

2.png

  春天里,如果说树绿花开展现的是一种静态之美,那么放风筝则是一种动感之美。阳光明媚的日子,空阔的广场变得十分热闹。爷爷、奶奶牵着孙子、孙女的手,乐颠颠地跑到卖风筝的小贩跟前,依着晚辈的心愿选来挑去,享受含饴弄孙之乐;那年轻的夫妇领着小孩、手拽风筝线奔跑着,由于摸不着风向,那风筝似喝醉了酒般摇摆不定,耐不住性子的孩儿又喊又叫,亲子之乐就这样四处洋溢着。几经摸索,在大人、小孩一起努力下,一只只风筝徐徐地飞上了天,蝴蝶型、老鹰型、蜜蜂型、飞鸽型、金鱼型……春天因了风筝而生动起来。面对此景,我总心生感慨:现在的孩子,生活在如此富足的时代,可以轻易拥有乐趣,那种通过劳动获得成功的喜悦再也难以体会得到。

  记得我们小时候,在春天里也喜欢放风筝,享受这份春光的美好。可那时农村家境多半贫寒,连念书的作业本、铅笔有时都没钱购买,花钱买风筝来放着玩耍更是奢谈,但玩乐的童心总是让想着去动手创造。在那草长莺飞的季节,放学回家后,不是想着做作业、看书,而是想着“忙趁东风放纸鸢”。于是将书包往家里一丢,几个小伙伴聚拢到一起,商量着自己制作一只风筝来放飞。先根据设想画出理想中风筝的样图,再列出所需材料清单,分解给每个人后,大家便分头到家里寻找制作材料。等到找来废弃的竹子、细铁丝、废塑料膜、麻绳、尼龙绳之类做风筝的材料,我们就按照分工各显身手,用菜刀将竹子削成富有弹性的篾条,互相交叉着用铁丝绑扎成一个五角星,再蒙上废塑料膜,找准平衡点系上风筝线,并在风筝下面拖上一条长长的稻草尾巴,这个简易的风筝,经过两天的辛苦后就算制作完工了。

3.png

  风筝做得美不美无关紧要,对于我们这些孩子来说,注意力只集中于能否飞上天。一只小小的风筝,由于是自己亲手制作,对它就像宝贝似的呵护着。每当放风筝时,我们总是选择去村庄外无垠的田野。由于怕风筝有损伤,几个小伙伴,有的牵着风筝线,有的握着稻草尾巴,有的怀抱着风筝……就这样蹀躞到田野。红花草田块由于平整不绊脚,是我们放风筝首选。从田埂上掐点草头,往空中一扬,便找准了风向。一人拿着风筝到十米远的地方,逆着风往空中一抛;一人拽着风筝逆着风使劲地跑,在风力作用下,风筝有上升迹象,可往往在我们还未来得及欢呼雀跃时,不是因稻草尾巴太短太长,让风筝失去平衡,就是缘于春风一阵一阵的,致使风力不足,眼睁睁看着风筝重重地一头栽下来。为此,我们总是反反复复讨论琢磨,毫不气馁地一次次试验。功夫不负有心人。当看着风筝在空中几经挣扎,最终随着我们手中尼龙线的不断放长,开始如爬坡似地缓缓上升,我们好似将卫星送上天般的兴奋。待风筝飞到一定的高度,由于风力过大,那牵着风筝的尼龙线被风鼓得紧紧的,发出呜呜直叫的声音,这时需要几个人合力牵着,稍有闪失,风筝就将不知飞往何方。为守住这份来之不易的成功,我们全然不顾泥巴襄满鞋子,齐心协力遥控着那高空中的风筝,使它像一只快乐的小鸟一样飞来飘去。无际的旷野,深蓝的天空,留下我们自由自在的身影,也让我们尽享自己制造的无限欢乐。

陕西城乡劳动就业报 刊 网.png

下一篇:春来荠菜香

关注我们

网权声明 网站简介 网站纠错 互助互利 平台团队 平台联系 在线排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