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看校园新变化

  我出生在六十年代初,从上小学到参加工作,再到退休安度晚年,半个多世纪,亲眼见证了乡村学校的发展变化。

  记得“文化大革命”开始的第三年,也就是1969年,我开始上学,我居住的镇安县西口区程家公社安岭村,那时,由于全大队的孩子多,大队有3所学校,一所中心小学设在大队部(即现在的村部),有一至五个年级。中心小学是大队专门盖起的五间名副其实的学校,而其他两所学校的校舍,均是用生产队的一间半保管房,一间用作教室,半间用作老师的宿舍。走进三所学校的教室里,课桌是用长条木板加几木棒(桌腿)钉制而成,每张长课桌坐三四个人,学生自带板凳,上下课全听值班老师吹哨子,有如生产队长唤社员出工一般。三所学校共有8名教师,仅有2名教师是吃商品粮的公办教师,其余6名全是略识几个字的工分教师,也就是民办教师。

  上中学时,全公社三四百学生走进一所仅有6间校舍的学校读书。相比之下,从小学升入初中的学生,才有机会坐进砖土木结构、屋顶盖有鱼鳞瓦的教室,教室的外观比小学明亮了些,不过内部设施依然寒碜,课桌是用石板搭在土基上砌成的,春秋季还好,一到冬季,伏在那石板课桌上,真是寒气渗人;教室的窗户几乎没有一块玻璃,全是同学们自己从家里带来的塑料薄膜或旧报纸钉上去的,秋风一吹,哗哗作响;室内光线昏暗,一块破旧的木板涂上墨汁挂在墙上权当教室上课的黑板,上下课由哨子改成了敲钢轨。当时,如果谁拥有一支两块三角钱的“金星”牌钢笔,都成了大伙很羡慕的对象。孩子们背的书包,都是母亲用碎布头拼缝而成的花书包五颜六色。在初中上学的弟弟经常对我说,那天如果有一只黄色帆布书包该多好啊!可是农村贫困的家庭实在是难以满足孩子们的愿望。学校教学资源奇缺,没有专职音乐教师,好多课无法开设,学校也没有体育场地和体育器材,最好的农村中学只有两个篮球或排球、乒乓球,有乒乓不一定有球拍子,孩子们从家里带来自己用木板做成的球拍,在水泥砌的球台上玩一玩。

  到了1983年,弟弟在西口区读高中(现在西口回族镇)时,全区五个乡就只有一所高中,全校也就八百来学生,学校的教学环境与教学设备有所改善了。但教学资料仍很紧缺,课外阅读物十分贫乏。若有哪位同学找到一本学习资料或名著,同学们都会想方设法借来阅读或摘抄。那时,老师为了让高中学生都有更多的学习与练习机会,只好自制讲义,但有的老师课程多比较忙,常找班上字写得好的同学代劳。由于当时在高中读书的弟弟字写得比较漂亮,英语、地理教师的讲义都是我弟弟帮忙用蜡纸代刻的。在蜡纸上刻字,是需要有一定的技巧,把蜡纸蒙在一块钢板上,用铁笔在蜡纸上刻字,刻轻了,印出来的试卷,字迹模糊看不清;若用力刻重了,蜡纸就通了,油墨就会染黑试卷,同样看不清。现在电脑打字、排版、胶印、复印,一气呵成,既方便快捷,又清楚美观。

  如今,让我们走进镇安县西口民族中学(即当年的西口区中学),校园环境幽雅,软件、硬件设施齐全达标,宽敞明亮的教学楼、办公楼、综合楼、学生食堂、学生公寓楼等,一幢幢矗立于眼前。校园卫生整洁,绿化美观宜人,草坪、花坛、假山等点缀其间。如果你走在校园里,就会给人一种精神享受;校园师生文化体育生活丰富多彩,不仅拥有图书室、阅览室、多功能室,还有封闭性篮球场、草坪足球场和环形塑料跑道。教室内有配套整齐统一的课桌凳,还安装了吊扇和饮水机。当年想都不敢想的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教学,也走进了今天平常的课堂教学中,学生们都穿着统一制作的校服,在校园里生活、学习、求知,那是多么快乐与幸福啊!

  回首过去,展望未来,半个多世纪我从学校上学到退休的耳闻目睹,让我深深地感受到,在党的领导下,我们国家建设突飞猛进,祖国的面貌日新月异。常言道,一颗露珠能折射出太阳的光芒,同样一所学校的变化,也能展现出整个社会的进步。  (作者:辛恒卫)

下一篇:丰盈的秋

关注我们

网权声明 网站简介 网站纠错 互助互利 平台团队 平台联系 在线排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