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辛恒卫)
“人间三月天,野菜充饥荒”。家乡镇安的这句俗语,唤醒我满满的乡愁。曾经,乡下农民难脱青黄不接的困境,为糊口充饥,挺过三月荒,就穿行田园荒坡采野菜,煮野菜糊汤度日。
时过境迁,“人间三月天,野菜充饥荒”的时光不见了。反之,食野菜已成为一种时尚、一种享受。好多人趁着野菜生长季节,去田野、郊外挖野菜,尝尝它的美味。野菜成为时令菜,应该说是一种理想的进步,因为这是人们对天然食品、对追求生态美的向往。
食野菜风靡时,都市里餐桌满是野菜香,乡下农家乐也主打“野菜牌”招揽顾客。城里人往乡下跑,一来透透新鲜空气,二来抢摘嫩嫩的野菜,他们成群结队,大人们挖野菜,孩子们追逐嬉闹,春日的寂静被打破,田野喧闹起来。农民采摘野菜,是学会了品味生活,炒几盘野菜尝尝鲜,但大多还是拿到集市换个零用钱。听说这野菜价格不菲,不少乡下人开了眼界,找到了商机呢。
大山深处镇安林密叶茂,山水一色,土地肥沃,野菜品种繁多,举不胜举。野菜的味道鲜美,香味浓,或许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家菜不如野菜香”。每到三月,家乡甘美如饴的各种野菜,齐刷刷、嫩生生地冒出土来,山林处、田野里、地头间、河岸边点点嫩绿,汁满叶肥,让人陶醉,味蕾也蠢蠢动起来。野菜,丰美了老百姓的口福,让舌头和身体适应自然的步调,也飘出了诗韵画意、文化典籍、民族风情,甚至爱情……
从我记事起,每到春天,村子里大人小孩提着竹篮挖野菜。家乡人朴实,说出的话也实在,村西头的徐大娘常把大伙儿吆喝在一起,高着嗓门说:“春暖了,咱们一块挖野菜,靠山吃山,今儿咱就吃个山洼里最好的春菜”。荠菜、白蒿、水芹菜、竹笋、野葱、野小蒜、奶江菜、苦菜、青滕叶……这些长在春天鲜嫩的野菜,我们都叫春菜,没人觉得它们是野地里自生自长的。春风吹拂的日子里,山林处、田野里、地头间、河岸边,遍地都是挖野菜的山里人。他们手拿小铲子,一眨眼,一个个自编的竹篮里,野菜就冒出尖来。在家乡镇安农村,山野里的野菜多得显眼,眼前是几株白蒿,挨边突然又冒出几株马齿菜,一抬头又是一丛丛蕨菜。整个绿柳轻扬的春天,山里人家餐桌上都摆满了各种各样的野菜宴。
野菜的吃法很多,偏远的山里人家变着法儿把鲜嫩的野菜凉拌、烹炒、蒸煮、做成粥,或剁成馅包饺子,或做成春饼及春卷,哪种做法都是可口的美味。春天来了,家乡的小山林,从东头到西头,家家户户便迎来了好时光。
我喜欢吃荠菜,炒着吃开胃下饭,包饺子吃味道鲜美;枸杞类虽然味涩,可它干炒或炖汤都是上等佳肴,既有药效,也是开胃佳品;白蒿炒腊肉端上桌,大人小孩不由胃口大开;初春的野小蒜脆嫩爽口,野味十足,是人们尝春调剂的上品,因为小蒜细长的叶子上时常带有露珠,在古代又称薤露。从先秦到汉代,人们常食小蒜,又把它与露珠连在一起,预示人生虽然短暂,但却生生不息。
本网原创,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注:凡注明“来源:XXX(非陕西城乡劳动就业网 sxcxldjy.com)”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邮箱:782481785@qq.com】
推荐
27 / 09月
03 / 08月
17 / 01月
15 / 12月
11 / 01月
13 / 10月
27 / 12月
25 / 10月
15 / 08月
17 / 10月
热榜
标签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