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黄腾   初审:央行  央通达    审编:杨川)

“手机点一点,缴费记录、待遇明细全清楚,比当年记工分还明白!” 秦岭深处的山阳县挂面坊主周师傅翻看着手机里的社保数据,指尖划过养老金到账提醒短信,脸上满是笑意。这一幕,正是陕西省 “社保服务进万家” 活动走进乡村的生动缩影。如今,这场以 “进园区、进社区、进乡村、进企业、进校园” 为载体的服务行动,正以精准化、智慧化的姿态,让社保温度渗透到三秦大地的每个角落。

精准滴灌:政策礼包对接群众需求
“原来延迟退休还能弹性安排,养老金预付政策更是帮我们解了燃眉之急!” 西安经开区某制造企业负责人在社保宣讲会上算起了 “便利账”。针对园区企业需求,陕西社保经办队伍带着 “政策工具箱” 上门,将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社保费申报流程优化、省内关系转移取消等改革举措逐一拆解,结合企业用工规模、行业特点定制服务方案。仅三季度,全省已为 2300 余家企业提供政策诊断,帮助解决参保缴费难题 470 余件。
服务的精准度更体现在对不同群体的 “量身定制”。在西安碑林区长乐社区,工作人员用漫画手册讲解 “静默无感” 资格认证,让独居老人足不出户完成年检;在榆林农村的集市上,“社保大篷车” 搭起临时服务点,志愿者为挂面坊主、养蜂户等灵活就业者测算多档缴费的待遇差异;在陕西师范大学校园里,“职业生涯第一份社保” 主题沙龙让应届毕业生提前规划保障方案。这种全生命周期服务视角,让政策宣讲从 “泛泛而谈” 变为 “句句贴心”。

法治护航:参保扩面筑牢民生底线
“依法参保不仅是保护员工,更是企业抵御风险的屏障。” 在宝鸡高新区的专场宣讲中,经办人员结合典型案例解读《社会保险法》,对比依法参保与违规用工的成本差异,让企业负责人深受触动。活动开展以来,全省已在园区、企业举办社保法治宣讲 320 余场,发放反欺诈宣传手册 15 万份,推动 120 余家企业完成参保整改。
针对新业态从业人员、农民工等重点群体,社保队伍开展 “普查式” 服务。在咸阳的快递驿站,志愿者用短视频讲解灵活就业参保流程;在汉中的建筑工地上,移动终端现场办理参保登记;在延安的乡村振兴示范村,社保协管员逐户核查参保情况。通过待遇测算、流程简化、补贴申领指导等组合服务,今年前三季度全省新增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参保 28.6 万人,实现从 “人找政策” 到 “政策找人” 的转变。

数字赋能:立体服务打破时空界限
“没想到腾讯会议里能学社保操作,智保机器人还能 24 小时答疑!” 西安某科技公司 HR 李女士对 “社保云课堂” 赞不绝口。陕西依托线上平台构建服务矩阵,已开设政策宣讲、经办培训等云课程 46 期,覆盖企业 3100 余家;参保企业专属答疑群配备智能客服,日均解答问题超 2000 条,形成 “集中宣讲 + 常态服务” 的闭环。
科技赋能更要兼顾温度。在商洛山区,“商跑腿” 志愿者带着移动设备走进挂面坊,手把手教老人完成人脸识别认证;在渭南的社区服务站,智慧柜员机可一键打印养老金明细,还能预约上门服务;“掌上 12333”“秦务员” 等 APP 推出 “长辈模式”,让老年群体轻松实现 “掌上办”。目前,全省已建成社银合作智慧服务站 890 个,实现乡镇级服务覆盖 62%,业务办理平均时长较去年缩短 40%。

融合创新:民生工程彰显治理效能
“社保服务进万家,关键是把政策讲透、把服务做实。” 省养老保险经办机构负责人表示,活动的深层价值在于实现三重融合:政策宣讲与民生关爱融合,在榆林农村为卧病老人代办认证,在西安社区帮失业人员对接参保补贴;传统服务与现代科技融合,线下 “面对面” 指导与线上 “屏对屏” 办理互补,构建全时域服务体系;部门职责与社会治理融合,将社保服务融入乡村振兴、社区建设,在汉中茶乡、宝鸡果园建立社保服务点,让经办机构成为基层治理的重要力量。
如今,从关中平原的工业园区到陕北的黄土村落,从高校校园的青春课堂到社区的便民服务站,陕西社保服务正以 “五进” 为纽带,将政策红利转化为群众看得见的获得感。正如周师傅所说:“社保服务做得细、送得暖,日子就格外踏实。” 在三秦大地的烟火日常中,这场民生暖心工程正书写着社会保障事业的新篇章。


本网原创,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注:凡注明“来源:XXX(非陕西城乡劳动就业网 sxcxldjy.com)”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邮箱:782481785@qq.com】
推荐
21 / 10月
20 / 10月
16 / 10月
23 / 09月
20 / 09月
20 / 09月
20 / 09月
19 / 09月
05 / 09月
27 / 08月
热榜
标签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