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央行 央通达 审编:杨川)
近日,随着气温的持续攀升,高温天气对劳动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构成了严峻挑战。为切实维护劳动者在高温环境下的合法权益,各地政府和相关部门积极行动,依据国家和省级关于高温天气劳动保护的规定,全面落实防暑降温和劳动保护工作。
在高温天气下,用人单位的防暑降温主体责任被摆在首位。各地要求企业建立健全防暑降温工作制度,制定详细的防暑降温工作方案和高温中暑应急预案,确保在突发情况下能够迅速、有效地采取应对措施。例如,某建筑企业为施工现场配备了充足的防暑降温设备,并定期组织员工进行中暑急救演练,提升了应对高温风险的能力。
严格执行高温作业时间规定是保障劳动者权益的关键。根据《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当出现日最高气温达 40℃以上的极端高温时,室外露天作业必须停止;日最高气温在 37℃至 40℃之间时,劳动者室外露天作业时间累计不得超过 6 小时。这一规定在多地得到了严格执行,有效减少了劳动者在高温环境下的暴露时间。
为了让劳动者在高温环境下能够安心工作,防暑降温费和高温津贴的及时足额发放至关重要。按照陕西省相关规定,用人单位需严格遵循标准,为符合条件的劳动者发放降温费和高温津贴。高温津贴纳入工资总额,且不包含在最低工资标准范围内,保障了劳动者的经济权益。
改善劳动条件和作业环境同样不容忽视。企业通过改进生产工艺和操作流程,采用隔热、通风、降温等措施,确保工作场所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一家钢铁企业投入专项资金,对车间进行了全面的通风系统改造,显著降低了工作环境温度,提高了员工的舒适度。
在作业时间安排上,各地倡导合理规划,减少高温时段的室外作业,并采用轮换作业方式,增加劳动者的休息时间,降低劳动强度。某物流企业为快递员调整了配送时间,避开了中午的高温时段,同时增加了休息站点,为员工提供了避暑场所。
此外,各地还加强了对高温作业劳动者的健康管理。组织健康检查,及时调整不适合高温作业的劳动者岗位,并承担相关检查费用。同时,开展职业健康知识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劳动者的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在一些地区,工会组织深入企业,举办防暑降温知识讲座,发放宣传资料,受到了劳动者的广泛欢迎。
对于怀孕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的劳动保护措施也得到了严格执行。用人单位不得安排他们在高温天气下从事特定的室外露天作业和高温场所作业,充分体现了对特殊群体的关爱。
为确保劳动者权益得到切实保障,各地人社部门畅通了投诉渠道,对于拒不发放降温费和高温津贴的用人单位,劳动者可向相关部门投诉,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面对高温天气,各地通过落实一系列有力措施,全方位保障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让广大劳动者在炎热的夏季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关怀与保护。
本网原创,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注:凡注明“来源:XXX(非陕西城乡劳动就业网 sxcxldjy.com)”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邮箱:782481785@qq.com】
推荐
27 / 08月
08 / 08月
05 / 08月
05 / 08月
01 / 08月
15 / 07月
08 / 07月
29 / 05月
29 / 02月
28 / 06月
热榜
标签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