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赋能筑梦 延安420名残疾人收获“就业金钥匙”

  (通讯员:谯芸   初审:央行  央通  审编:杨川)

102.jpg

  近日,为期12天的延安市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班在宝塔区圆满落幕。来自全市13个县(市、区)的420名残疾人学员齐聚一堂,通过系统学习掌握了家政服务、电子商务、剪纸、插花等实用技能,为就业创业之路筑牢根基。

1.jpg

  “培训内容接地气、学了就能用”是学员们的普遍评价。为让培训真正贴合实际需求,组织方前期深入摸排残疾人就业意愿与市场岗位缺口,最终确定了多门实操性强的课程。教学中,授课老师采用“理论精讲+手把手实操”的模式,针对不同学员的身体状况和学习进度灵活调整教法——对动手能力较弱的学员增加示范频次,为接受较慢的学员组建互助小组,确保每位学员都能“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

2.jpg

  技能提升带来的不仅是本领增长,更有自信心的重塑。宝塔区学员田小霞起初在插花课上屡屡受挫:“手总不听使唤,花篮摆得东倒西歪。”授课老师发现后,每天课后单独带她练习,从花枝修剪角度到色彩搭配逻辑逐一讲解。结业时,田小霞已能独立完成精致的花艺作品:“以前觉得自己啥也做不好,现在才知道,我也能靠双手创造美。”

  对于安塞区的王建军而言,这次培训更像是打开了就业新大门。因行动不便,他此前求职多次碰壁,一度陷入自我否定。在电子商务课程中,从账号注册、产品上架到直播带货技巧,老师的系统讲解让他眼前一亮。“咱们延安的小米、杂粮品质这么好,我想试着通过网络卖出去。”如今的王建军已开始琢磨店铺运营方案,话语里满是底气:“有了技能就有了底气,以后我要靠自己撑起一片天。”

3.jpg

  据延安市残联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次培训只是“以训助残”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当地始终聚焦残疾人就业创业痛点,通过精准设置课程、强化实操训练、搭建交流平台等举措,帮助越来越多残疾人掌握一技之长。不少学员结业后已成功入职家政公司、开启电商小店,或凭借剪纸等手艺实现灵活就业。

  下一步,市残联将持续深化“培训+就业”服务模式,一方面动态更新课程体系,新增养老护理、手工编织等市场紧缺技能培训;另一方面加强与企业、社区的对接,建立“培训结业—岗位推荐—创业扶持”的全链条服务机制,让更多残疾人通过技能实现增收致富,活出更有尊严的人生。



第58 《陕西城乡劳动就业》《陕西人社政策法规》数字融媒体开始订阅.jpg

第61-2 期待您关注.jpg

第59-3 陕西城乡劳动就业报 刊 网 矩阵.jpg

关注我们

网权声明 网站简介 网站纠错 互助互利 平台团队 平台联系 在线排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