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市石泉县人社局:精准培训赋能,开启就业新篇

  (通讯员:叶珍 陈娟   初审:央行 央通达   审编:杨川)

104.jpg

  就业乃民生之本,技能为就业之基。今年,安康市石泉县紧紧围绕 “稳就业、保民生、促发展” 目标,聚焦农民工、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打出职业技能培训 “组合拳”,助力劳动者凭技能开启就业增收之门。

  靶向服务,精准对接需求

  “不出门就能收到培训信息,村里还专门来人问我想学家政还是烹饪,太贴心了!” 刚完成育婴员培训的王大姐满脸笑意地说。为解决 “培训与需求脱节” 的问题,石泉县创新采用 “数据赋能 + 靶向服务” 模式:线上借助 “石泉县零工市场” 小程序、“石泉人社” 微信公众号,让培训信息精准触达群众;线下组建专项服务团队,深入企业车间与乡村院落,同步摸排用工需求与就业意愿。从需求调研、课程定制到岗位对接,全链条服务确保培训资源用在关键处。

  实用导向,技能扎根产业

  “学了电工技术后,我现在在园区企业上班,月收入能有 4000 多元!” 脱贫户李大哥的经历,生动展现了石泉县技能培训的 “接地气”。依据县域 “五大产业链” 发展需求,当地精准开设中式烹调师、焊工、养老护理、互联网营销师等近 30 个工种的培训,并将课堂设在产业一线。截至目前,已开展 73 期培训,覆盖 1901 人次,其中农村转移就业劳动力 954 人、脱贫劳动力 897 人、城镇登记失业人员 51 人,实用技能正切实转化为群众的 “饭碗”。

  提质增效,证书助力增收

  “考了初级中式烹调师证后,去餐馆应聘马上就被录用了,工资比没证时高了近千元!” 这就是技能认定带来的实惠。今年,石泉县已组织 229 人参加电工、养老护理员等职业技能等级认定,通过规范流程、严格监管,提升技能证书的 “含金量”。从培训申报、现场督查到就业对接,全程质量管控,确保 “培训一人、合格一人、就业一人”,让劳动者凭技能实现增收。

  品牌引领,劳务名片远扬

  石泉县深入挖掘地域文化与产业优势,重点培育 “石泉鱼厨”“石泉蚕桑工” 等特色劳务品牌,让传统技艺与现代技能融合,催生就业新机遇。通过整合技术、人才、数据等要素,特色品牌成为劳动力就业的优势,推动劳动者从 “会技能” 迈向 “精技能”,从 “能就业” 走向 “就好业”,在高质量就业道路上稳步前行。

18.jpg

  从田间到厂房,从课堂到岗位,石泉县凭借技能培训搭建起民生 “连心桥”,让劳动者在奋斗中收获幸福,为 “稳就业” 增添底气,为 “保民生” 筑牢根基。


第61-2 期待您关注.jpg

第59-3 陕西城乡劳动就业报 刊 网 矩阵.jpg

关注我们

网权声明 网站简介 网站纠错 互助互利 平台团队 平台联系 在线排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