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紫阳县人社局 初审:杨央 央通达 审编:杨川)

近日,陕西省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业务工作培训会在西安召开,紫阳县作为全省典型代表受邀参会,专题分享其创新打造的“135”认证服务机制,相关经验引发与会人员广泛关注。

在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领取资格认证工作中,“认证不及时导致待遇暂停发放”是基层经办的常见难题。针对这一群众关切,紫阳县经过反复探索实践,构建起“135”认证服务机制,通过“锚定1个目标、建立3色台账、落实5项措施”的精细化服务模式,有效破解了传统认证流程中的堵点痛点。
该机制的核心在于变“被动等待”为“主动服务”。工作人员先根据领取待遇人员的年龄、身体状况、居住地点等信息,精准判断其自主认证能力,建立“绿、黄、红”三色动态管理台账——自主认证无障碍的纳入“绿账”,需电话提醒的纳入“黄账”,行动不便需上门服务的纳入“红账”。台账详细记录人员基本信息、联系人方式、居住变动等情况,确保服务精准对接需求。
培训会上,紫阳县经办中心负责人从实际工作场景切入,介绍了机制建立的现实背景:随着人口迁徙加剧、镇村行政区划调整,传统认证方式已难以适应新形势;加之认证政策更新和基金风险防控要求,亟需创新服务模式。随后,其详细讲解了“5项措施”的具体实施办法,包括线上自主认证指导、线下网点代办、村干部上门核验、亲属协助认证、跨区域信息协查等,用鲜活案例展示了机制运行以来的实际成效。
“真正的便民服务,不是让群众适应流程,而是让流程贴合群众。”分享中传递的服务理念获得共鸣。据介绍,该机制实施后,紫阳县养老保险待遇停发率同比下降62%,上门服务覆盖全县83个行政村的特殊群体,群众满意度调查中相关评价连续保持95分以上。
紫阳县“三险”中心负责人表示:“能在省级平台分享经验,是对我们基层工作的肯定,更让我们看到了服务优化的方向。”下一步,当地将继续细化“135”机制内容,拓展线上服务渠道、强化村级服务站点建设,在服务广度、温度、精度上持续发力,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服务提质增效提供更多实践经验。



本网原创,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注:凡注明“来源:XXX(非陕西城乡劳动就业网 sxcxldjy.com)”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邮箱:782481785@qq.com】
推荐
11 / 11月
21 / 10月
20 / 10月
16 / 10月
23 / 09月
20 / 09月
20 / 09月
20 / 09月
19 / 09月
05 / 09月
热榜
标签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