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咸阳市秦都区养老保险经办中心 李秋红 初审:央行 央通达 赵晓英 审编:杨川)
中华大地孕育了两种宝贵财富:《易经》中蕴含的立世智慧,以及抗战精神所铸就的担当脊梁。“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的古训,与抗战时期 “为民担当、坚韧不屈” 的精神,跨越时空,成为新时代青年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指路明灯。
《易经》有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此箴言不仅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更与抗战先辈们的精神相呼应。对基层青年而言,《易经》是处世指南,抗战精神是心灵慰藉,而岗位则是践行初心的战场。
以自强之姿,锤炼岗位硬本领
抗战胜利,离不开先辈们在困境中自强奋进的精神。“天行健” 的智慧,指引着当代青年以不懈奋斗练就服务群众的真本领。作为基层工作者,需钻研政策法规,将惠民政策落到实处;作为养老保险工作者,应聚焦主业,优化流程,提升服务效能,从参保到待遇发放,确保精准便民,以专业能力成为群众的可靠依靠。
以厚德之心,涵养为民软情怀
抗战时期,先辈们与百姓同甘共苦,展现了深厚的为民情怀。“地势坤” 所倡导的 “厚德”,正是这种情怀的延续。在岗位上,“厚德” 体现在耐心倾听群众咨询、用心解决群众诉求。如窗口服务人员,主动帮助老人操作设备,为焦虑的群众提供安慰,将群众视为家人,让服务充满温度。
新青年的岗位立足之道
基层青年应思考,如何在岗位上立足?抗战先辈以热血铸就民族脊梁,《易经》以智慧确立处世准则,而我们则要在岗位上树立为民服务的口碑。
立责任心:对待工作如守护抗战档案般严谨,对每一份材料、每一次咨询都高度负责。
立同理心:面对群众时,多一分安慰与指引,将 “为民” 从任务转化为换位思考的实际行动。
立进取心:时代与群众需求不断变化,青年应如《易经》所言 “日新又新”,主动学习政策、提升技能,让服务紧跟群众期待。
《易经》与抗战精神,一为智慧之源,一为精神之基,共同指引着新青年在基层岗位上践行为民服务的初心。无需惊天动地的壮举,只需将每一件小事做好,每一次服务做优,便是对先辈精神的最好传承,也是对新时代使命的最佳践行。
本网原创,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注:凡注明“来源:XXX(非陕西城乡劳动就业网 sxcxldjy.com)”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邮箱:782481785@qq.com】
推荐
07 / 09月
05 / 09月
27 / 08月
08 / 08月
05 / 08月
05 / 08月
01 / 08月
15 / 07月
08 / 07月
29 / 05月
热榜
标签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