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耕不辍写华章 墨洒中外传文化 —— 记周育论的精彩人生  

  (评论员:杨川  初审:央行 央通达 审编:杨川)

 4.jpg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在人生的广袤天地中,总有一些人以非凡的毅力和执着的追求,在各个领域留下深刻的足迹,周育论便是其中一位熠熠生辉的典范。

0.jpg

  周育论,字锦言,号光耀、光子,斋号师友堂、心安堂,籍贯陕西石泉,拥有研究生学历。他的人生履历丰富而辉煌,宛如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从中学教师起步,在教育的三尺讲台上,他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宛如一位不知疲倦的园丁,精心浇灌着祖国的花朵。1989 年至 1990 年,在石泉县柳城中学教授初中毕业班政治时,他以卓越的教学能力,带领学生在全县统考中一举夺得升高中、升中专双第一的佳绩,改写了该校毕业班学生政治双统考的历史最好成绩,其教学成果之丰硕,令人赞叹不已。在曾溪中学、长安坝中学任教兼管总务工作期间,他同样展现出非凡的才能,改善师生伙食,扭转亏损局面,新修校舍,为学校的发展和师生的学习生活环境改善立下汗马功劳。

00.jpg

  1990 年 8 月,周育论踏上了新闻宣传的征程,进入石泉县委宣传部(县委通讯组)工作。在这个全新的领域,他犹如一颗璀璨的新星,迅速绽放出耀眼的光芒。个人累计在地市级以上媒体发表各类文章 3300 多篇(件),填补了石泉县在《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工人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和新华社《瞭望》杂志等全国重大报刊上稿的空白。这一成就的背后,是他无数个日夜的辛勤耕耘,是他对新闻事业的无限热爱与执着追求。他就像一位不知疲倦的行者,穿梭于城市与乡村之间,挖掘着每一个有价值的新闻线索,用手中的笔描绘出时代的画卷。在此期间,他个人受到上级各类表彰 53 项次,连续 10 年受到陕西日报社表彰,连续九年被石泉县委考评为优秀公务员。他主管的工作使集体累计受到上级表彰 30 多项次,所创办的《石泉通讯》更是得到了高度赞誉,被新华社《瞭望之友》主编誉为 “充分体现了中央领导人新闻文化宣传思想”。他多次在全省宣传系统介绍工作经验,1995 年,安康地区首次在石泉县召开新闻宣传工作经验交流现场会,石泉新闻宣传工作和队伍建设走在了全国前列。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石泉县的新闻宣传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成为了新闻宣传领域的一面旗帜。

000.png

  2002 年 12 月至 2007 年 9 月,周育论在旬阳县委宣传部和县政府任职期间,同样成绩斐然。县委宣传部集体连续三年受到陕西省委宣传部等表彰 28 项次,在安康市对各县区宣传思想工作年度综合考核考评中,连续三年名列榜首。他先后 10 次在中省市介绍工作经验,2003 年 11 月 21 日,作为全国唯一县级代表,在人民日报社和国家环保总局主办的中国生态与经济 “双赢” 论坛上作题为《青山绿水铺就小康路》的发言,引起强烈反响。他还促成了人民日报社与旬阳县委、县政府联合成功主办汉江(旬阳)生态论坛,为安康争取到一江清水供北京的经济补偿做出了积极贡献。他创造性地促成陕西省体育局与旬阳县政府首次在旬阳举办冬泳比赛,首次召开全县农民运动会,分管的科技、公安、司法、文化等各方面工作受到中省多次表彰。他就像一位富有创造力的指挥家,在旬阳这片土地上,奏响了一曲曲发展与进步的华丽乐章。

0000.jpg

  2007 年 9 月以来,周育论在安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以及安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公务员局)工作期间,同样展现出卓越的领导才能和工作能力。他联系的部门单位、分管的科室(队)工作连年受到上级表彰,多次在中省交流发言,经验在全省全国推广。2010 年 8 月兼任安康市技工学校主要负责人后,他更是全身心投入到学校的建设与发展中。他以敏锐的眼光和果断的决策,使校容校貌焕然一新,办学条件大为改观,学校综合指标稳步提升到全省前列。学校被陕西省委、省政府命名为文明校园,被安康市委首次命名为先进基层党组织,集体累计受到上级表彰 21 项次,并顺利完成了安康市政府确定的学校教育资源大整合。他就像一位智慧的领航者,带领着学校这艘巨轮,在教育的海洋中乘风破浪,驶向成功的彼岸。

111.png

  退二线期间,周育论依然初心不改,热情不减。2021 年 4 月担任安康市委党史学习教育第二巡回指导组组长时,他认真扎实、有力有效地推动负责单位的党史学习教育,使这些单位在全市党史学习教育会上介绍经验,受到上级表扬表彰。他积极按照市政府决策和要求,帮助民营企业引才引智,校企合作卓有成效。2021 年 11 月担任市委意识形态(网络意识形态)工作专项督查组组长后,他高效率高质量地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他就像一位不知疲倦的老黄牛,即使到了暮年,依然为党和人民的事业默默奉献着自己的力量。

  周育论不仅在工作上成绩卓著,在文化艺术领域同样展现出非凡的才华和深厚的底蕴。他是陕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陕西人大书画研究会理事、陕西省于右任书法学会会员、西安市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毛体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炎黄画院院士、国家一级美术师(书法)、中国楹联学会会员、陕西省国学研究会会员等。他对中国书法艺术有着深刻的认知和独特的见解,他深知书法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他怀着对书法艺术的热爱和传播中华文化的使命感,积极投身于书法交流与传播活动中。

1.jpg

5.jpg

  近年来,他两次出国传播中国书法,成果丰硕,令人瞩目。2023 年在西欧七国传播中国书法时,他认真总结经验教训,精心筹备,为后续的书法传播活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25 年,他再次踏上传播中国书法的征程,随团赴俄罗斯旅游期间,他以书法为媒介,架起了中俄文化交流的桥梁。在 13 天的行程中,他每天都不辞辛劳地创作书法作品,平均每天逾十幅。“福”“厚德载物”“吉祥如意”“知足常乐”“家和业兴”“生意兴隆”“兴旺”“昌盛”“长安”“平安顺利 幸福安康”…… 一个个词、一句句话,蕴含着丰富的中国文化思想和中国人的美好祝愿,宛如一颗颗文化的种子,播撒在俄罗斯的土地上。他的书法作品受到了俄罗斯友人的热烈欢迎和高度赞赏,看到那些无偿获得 “墨宝” 的俄罗斯友人喜形于色的样子,便能深刻感受到他所带来的文化交流的魅力和影响力。他的这种传播方式,成本低、频次高、传播广、效果好,为官方组织的书画交流、文化交流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借鉴。他就像一位文化的使者,带着中国书法这张独特的名片,走向世界,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中国传统文化。

2.jpg

3.jpg

  中作协会员、省书协会员曾德强对周育论的书法交流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称其 “个人行为” 的频次及效果,胜过官方组织的某些文化交流。他的书法交流活动,不仅是个人艺术才华的展示,更是对中华文化的深情传承和积极弘扬。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一位文化爱好者对传统文化的坚守与担当。

  周育论的人生,是一部奋斗的史诗,是一首奉献的赞歌。他在不同的岗位上,都以坚定的信念、卓越的才能和无私的奉献,书写着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他用手中的笔,记录时代的变迁;他用心中的墨,传播中华文化的魅力。他就像一颗闪耀的星辰,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璀璨的光芒,为后人树立了光辉的榜样。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他将继续以饱满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念,在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道路上,创造出更加辉煌的成就。



A.png

B.png

关注我们

网权声明 网站简介 网站纠错 互助互利 平台团队 平台联系 在线排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