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 不负青春——再读《梁家河》有感

  初次读《梁家河》这本书,在两年前,当时刚刚出版,我手捧着带着墨香的新书,犹如得到稀世珍宝,急切的想看到结尾,囫囵吞枣,并未领会其精髓,收获仅浮于表面,便搁浅在尘封的光阴里。

  时隔两年,随着工作岗位的调整,社会阅历的更替,我再次捧起《梁家河》一书,爱不释手。悉心阅读,思绪万千,久久回味,意犹未尽而又感慨万分。一个大国领袖的志存高远、自强不息;一个大国领袖的高瞻远瞩、勇于担当;一个大国领袖的家国情怀,犹如一副水墨画,跃然纸上,娓娓道来。习近平总书记从一个意气奋发的青涩少年,在梁家河怀揣梦想,孕育希望,扬帆起航,埋头苦干,攻坚克难,最终蜕变成大国领袖载入史册,种种传奇的经历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曽益其所不能”,孟子的这段话用在这儿最恰当不过了。

  习近平总书记出生在一个革命干部家庭,从小受到革命思想的熏陶。幼时,他的心里便种下了一颗革命的种子。他有一颗永远跟党走的坚定信心,有永远为人民做实事,为大众谋幸福的情怀,永远做人民公仆的理想。正是这样,今天的中国在他的带领下,一步步在实现他描绘的伟大蓝图,日新月异,繁荣昌盛。

  1969年初,还不满16岁的习近平“逃离”了北京,去了陕北延川县的梁家河村插队。七年艰苦农村生活的锻炼,让他真实品尝到了农村生活的酸甜苦辣,也铸就了他顽强不屈的性格,磨练出他坚忍不拔的意志,培育了他坚贞不渝的信念,脚踏实地的作风。

  在梁家河,他真正体会到中国农民的贫穷生活,中国农村的贫穷现状,中国农业的贫穷落后,这深深地触动了他的心灵。他开始思考:如何让老百姓不再饿肚子,住上好房子,兜里有票子,过上好日子,成了他永久的期盼。正如他今天所说的“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让村里乡亲们和全国广大农民一起早日过上小康生活,一直是我的心愿”。时隔五十年的今天,看着中国这头苏醒的雄狮,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大起来,我们由衷地感到自豪。我们为生活在这样一个伟大的国家、伟大的时代感到荣幸和骄傲!

  再次读完《梁家河》这本书,深感先辈们为了人民的富裕、民族的复兴、国家的富强奋斗的不易,以及今天我们幸福安定生活的来之不易!作为一名基层养老保险经办工作者,我们应该倍加珍惜,同时,也感到肩上的担子沉重,责任重大。我们要脚踏实地地干好本职工作,全身心投入到养老经办工作之中。我们所服务的离退休老干部,其中不乏为新中国的成立,开疆辟土,保家卫国人士,他们是名族的英雄,值得我们牢记和敬仰;我们所服务的企业职工、下岗改制接续人员、灵活就业人员,他们也曾在各行各业为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让他们过上“老有所养、老有所依”的幸福晚年生活,把国家的惠民政策传播到千家万户,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我们更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淡泊名利,忠于职守,乐于奉献,甘为人梯,用专业的技能,高尚的品德,正直的人格、优质的服务,去对待每一个服务对象,让他们感受到来自祖国的关爱与温暖。

  黑发不知勤学早 白首方悔读书迟 

  《梁家河》这本书中还介绍到习近平年轻时好读书,“痴迷”读书的故事,这让我受益颇多。

  习近平在去延安时,带了几个棕箱子。那天梁家河的乡亲去了些人给他们搬运行李,村里一个“精明”的后生挑了一个看起来较小的棕箱,结果在路上落在了后面。歇息的时候,他随手掂了掂别人搬的大箱子,才发现没有自己搬的那个箱子沉,他还嘀咕这个北京知青是不是带了金元宝,到了梁家河,人们才知道,习近平其实带了两个箱子,除了那个棕箱,还有一个皮箱,里面都装满了书。

  习近平在陕北插队时,爱书到了痴迷的程度。为了借一本《浮士德》,走了30里的路。

  他对俄罗斯的文学作品能如数家珍,连俄罗斯朋友都自叹不如。

  2013年3月,习近平在接受“金砖国家”媒体联合采访时说:“我爱好读书,最大的爱好是读书”,“读书已成为我的一种生活方式”,“国外文学经典几乎都看过。毫不夸张地说,当时的文学经典,能找到的我都看了。到现在脱口而出的都是那时读到的东西。”这些自信,缘于习近平的博览群书。

  习近平爱读书到了如此“痴迷”的程度,真让人叹服。在当时那种物质极度匮乏的条件下,人们都是想尽千方百计地去填饱肚子,哪还有更多的兴致去读书呢?可习近平时刻不忘读书这一点,他借助于一个自制的煤油灯,在昏暗的光线下,坚持废寝忘食地专注于读书,这不仅是一种高尚的精神追求,更是有一种宏伟的抱负在激励他彻夜苦读。因为他明白,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改变个人命运,改变民族命运的“鸿鹄之志”。

  在习近平看来,好的书籍能给人启迪。读书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个不断成长,丰富自己精神世界的过程。正是因为广泛的阅读,勤奋地阅读,才有习近平今天的厚积薄发。我从中也领悟到:一个人,一定要有自己的理想和坚持,要有“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宁静致远的情操,守住初心,在热闹纷纭中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在看不见未来时,更要脚踏实地、积蓄能量。要有“任尔红尘滚滚,我自清风明月”的定力,更要有“任他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的胸襟。尤其是在物欲横流、纸醉金迷的和平年代,作为基层养老保险经办工作者,我们有这种读书的环境和条件,只有不断好读书,读好书,努力提高自己的学识和修养,才能在工作上做到游刃有余。我们更应该清正廉洁,培养高雅情趣,摒弃低级趣味,用老一辈高风亮节的品格,忧国忧民的情怀,对党绝对忠诚的信念,求真务实的担当,宽广包容的胸襟,刻苦读书的事例勉励自己,并潜移默化地去影响身边人,心中才有 “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万卷始通神”的自信和淡泊。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习近平在陕北梁家河生活了长达七年,虽然生活艰难,但与农民同甘共苦,同他们结下了深厚的友情。他与陕北的土地有一种割舍不掉的情结,正如诗人艾青在《我爱这土地》里所说:“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也如他自己所说:“我人生第一步所学到的都是在梁家河。不要小看梁家河,这有大学问的”,“作为一个人民公仆,陕北高原是我的根。因为这里培养出了我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无论我走到哪里,永远是黄土地的儿子!。”

  离开陕北后,以至于现在,他仍然惦记梁家河的乡亲,惦记着他们的生活和身体,惦记着地方的发展,惦记着中国千千万万的困难群众。每逢春节,他下基层、去工厂、进农户、到边防,祖国的大江南北,海防前哨,都留下了他的足迹。过年了,农村贫困人口的生活质量始终是他的牵挂,他时刻不忘这些贫困户的生活,牵挂他们有没有吃饱穿暖病有所医治,孩子能否按时入学,到处都看到他平凡而朴素的身影。尤其脱贫攻坚以来,各级政府加大扶贫力度,2020年实现贫困人口全面脱贫;疫情期间,举全国之力,摸排隔离救助,不放弃每一个感染者,投入了巨大的物力,财力、人力,使新冠肺炎疫情可整可治可防态势基本形成,稳而不乱,积极提供国际援助,展现了大国风范与担当。在全球经济下滑的情况下,中国经济实现了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2.3%,全国人民团结一致,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毅力和决心让西方国家瞠目咂舌!2022年筹办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紧锣密鼓有条不紊的进行中,让中国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习近平做到了!

  从梁家河孕育梦想,破浪起航,一个大国领袖丰富的人生阅历,不平凡的经历,让他能更好地了解了中国的国情民情,确定了中国未来的发展之路,勾画了中国未来的宏伟蓝图。习近平始终秉承“从群众中来,再到群众中去”的初心使命,每天日理万机,却心系百姓,这种坚贞不渝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带领着中国从昔日穷乡僻壤,到今朝富裕安康,未来的中国必将更加繁荣昌盛。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每当这首耳熟能详的歌曲在耳边响起,每当五星红旗迎风飘扬,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油然而生。如今的梁家河发生了巨变,老百姓都奔上了小康,过上了好日子,走上了一条共同富裕的道路。如今的中国发生了巨变,社会安定,繁荣和谐。这一切的变化,源于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源于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团结一心。源于无数社会主义建设者,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伟大的时代,需要奉献者,作为社保战线上普通的一员,我将尽我所能,在平凡的岗位上,爱岗敬业,忠于职守,做出应有的奉献。合上书的一瞬间,心中的信念更加坚定,清晰,不忘初心,不负青春。  (石泉县养老保险经办中心 王萍)

关注我们

网权声明 网站简介 网站纠错 互助互利 平台团队 平台联系 在线排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