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三彩焕新辉 乾县匠心筑品牌 ——“乾唐三彩工匠” 劳务品牌发展纪实 (三十二)

  (通讯员: 咸阳市人社局  咸阳市再就业服务中心  初审:央行  央通达    审编:杨川 )

15.jpg

  “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古人笔下陶瓷的雅致,在乾唐三彩的流光溢彩中得以另一种诠释。诞生于 1300 多年前唐高宗时期的唐三彩,是国际认知度最高的中国古代陶瓷品类之一,其造型灵动、釉色斑斓,经 800℃低温釉烧形成的自然流釉,造就 “入窑一色,出窑万彩” 的独特奇观,不仅覆盖各年龄层审美,更成为承载陕西厚重历史文化的艺术瑰宝。

1.jpg


唐三彩半成品摆放区

2.jpg

唐三彩成品出窑

  如今,这份千年技艺在乾县焕发新生。乾县人社局立足本地文旅首位产业,紧抓文化产业蓬勃发展与群众重视传统文化的时代机遇,着力打造 “乾唐三彩工匠” 劳务品牌,以技艺传承为纽带,串联起文化保护与民生发展,让古老三彩成为带动地方经济、促进劳动力就业的新引擎。

3.jpg


唐三彩橱窗展示区

4.jpg


唐三彩生产车间

  从工坊到市场,“乾唐三彩工匠” 品牌已结出丰硕成果。目前,品牌相关基地现有员工 180 名,其中技术员 30 名,年产三彩工艺品 5000 件,年产值达 500 万元。其作品不仅兼具艺术价值与收藏价值,更走出工坊、走向全国,部分工艺品成功入驻甘肃拉卜楞寺、海南永庆寺、乾陵博物馆、昭陵博物馆等知名景点景区,让更多人感受三彩艺术的魅力。截至目前,该品牌累计带动本行业领域就业创业 9.5 万人,吸纳从业人员 1.5 万人,创造劳务经济收入 1.235 亿元,产生直接经济效益 3.524 亿元,真正实现了 “以艺兴业,以业富民”。

5.jpg


唐三彩师带徒传授技艺

6.jpg


唐三彩展示区

7.jpg


唐三彩制作 (1)

8.jpg

唐三彩制作 (2)

  面向未来,“乾唐三彩工匠” 品牌仍有广阔发展空间。乾县将持续加大品牌建设与推广力度,一方面邀请专家团队设计独特醒目的品牌标识,提升品牌辨识度与影响力;另一方面深化与职业院校、艺术院校的合作,开设唐三彩制作相关专业课程,从技艺传承、创新思维两方面培养年轻人才,为产业发展注入新鲜血液,进一步提升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与创新能力。按照规划,当地计划每年培训 “乾唐三彩工匠” 相关人才不少于 300 人,确保安置就业率达 80% 以上,以品牌发展助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让千年三彩在新时代续写更多 “文化赋能民生” 的精彩篇章。


2.jpg

  (评论员:杨永忠  初审:央行  央通达   审编:杨川) 

千年三彩焕新辉,乾县匠心筑未来 —— 解码 “乾唐三彩工匠” 劳务品牌的文化与民生双答卷

  “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古人对陶瓷之美的咏叹,在乾县的唐三彩技艺中有了更斑斓的续写。诞生于 1300 多年前唐高宗时期的唐三彩,以 “入窑一色,出窑万彩” 的独特釉色奇观,成为国际认知度最高的中国古代陶瓷品类之一。如今,这份承载陕西厚重历史的艺术瑰宝,在 “乾唐三彩工匠” 劳务品牌的赋能下,既守住了千年匠心,更走出了一条 “文化赋能就业、技艺带动增收” 的新路径。

  守正:以技艺传承为根,串联文化与民生

  乾县人社局的关键一步,在于精准锚定 “文旅首位产业” 的定位,将千年三彩技艺从 “博物馆展品” 转化为 “民生增收载体”。不同于单纯的文化保护,“乾唐三彩工匠” 品牌从诞生之初就紧扣两大核心:

  守住技艺根本,以 “800℃低温釉烧” 等传统工艺为纽带,确保唐三彩 “造型灵动、釉色斑斓” 的特质不褪色,让每一件作品都成为历史文化的鲜活载体;

  链接民生需求,把技艺传承与劳动力就业直接挂钩,让掌握三彩制作的工匠既能靠手艺谋生,又能成为文化传承的参与者,实现 “文化保护” 与 “民生发展” 的双向奔赴。

  出新:从工坊到市场,交出亮眼产业答卷

  经过多年培育,“乾唐三彩工匠” 品牌已从单一工坊走向规模化、市场化,用实打实的数据证明了文化产业的生命力:

  产业规模持续壮大,品牌相关基地现有 180 名员工,其中技术员 30 名,年产三彩工艺品 5000 件,年产值达 500 万元,让 “指尖技艺” 变成了 “产业效益”;

  市场影响力不断延伸,作品不仅兼具艺术与收藏价值,更成功入驻甘肃拉卜楞寺、乾陵博物馆、昭陵博物馆等知名景点,让三彩艺术走出乾县、走向全国;

  民生效益尤为显著,累计带动本行业就业创业 9.5 万人,吸纳从业人员 1.5 万人,创造劳务经济收入 1.235 亿元,直接经济效益达 3.524 亿元,真正实现了 “以艺兴业,以业富民” 的初心。

  致远:谋篇未来发展,让千年技艺永续传承

  “乾唐三彩工匠” 并未止步于现有成果,而是着眼长远,为品牌发展规划了清晰路径:

  强化品牌标识,邀请专家团队设计独特醒目的品牌符号,解决 “有技艺无品牌” 的痛点,进一步提升品牌辨识度与市场影响力;

  培育后备人才,深化与职业院校、艺术院校的合作,开设唐三彩制作专业课程,既教传统技艺,也授创新思维,为产业注入年轻血液;

  保障就业质量,计划每年培训相关人才不少于 300 人,确保安置就业率超 80%,让 “乾唐三彩工匠” 不仅是一个品牌,更是一份稳定的 “朝阳职业”。

  从千年窑火到现代产业,“乾唐三彩工匠” 劳务品牌的成功,不仅是一次技艺的 “活态传承”,更是一场文化与民生的 “双向赋能”。它证明了传统文化并非 “过时古董”,只要找对路径、用对方法,就能在新时代焕发出带动经济、惠及民生的新活力,也为更多地方挖掘本土文化、打造特色劳务品牌提供了可借鉴的 “乾县样本”。



第58 《陕西城乡劳动就业》《陕西人社政策法规》数字融媒体开始订阅.jpg

第61-2 期待您关注.jpg

第59-3 陕西城乡劳动就业报 刊 网 矩阵.jpg

关注我们

网权声明 网站简介 网站纠错 互助互利 平台团队 平台联系 在线排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