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周衍江  初审:央行  央通达 审编:杨川)
  
近日,国家农业农村部官网公布最新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商南天麻凭借上乘品质成功入选,斩获这张极具分量的“国字号”金名片。这一成果既是商南县深耕生态优势、培育特色农业的扎实收获,更标志着当地天麻产业实现了从“深山土特产”到“国家级名优品”的跨越式发展。
秦岭沃土育珍馐 道地品质铸根基
商南坐落于秦岭腹地,温润的气候、繁茂的林木造就了天麻生长的天然温室。独特的地理环境孕育出的商南天麻,以个大饱满、质地坚实、天麻素含量突出等特质,成为业内公认的道地优质药材。然而在多年前,这份自然馈赠却深陷“藏在深山人未识”的困境——农户零散种植、粗放管理,产品仅能“提篮小卖”,优质资源始终未能转化为产业优势。
产业突围始于精准定位。当地立足资源禀赋,将天麻产业列为带动群众增收的重点特色产业,统筹规划布局、强化培育扶持,一场以“小天麻”撬动“大产业”的发展实践全面推进。
政策科技双轮驱 激活产业新动能
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与保障先行。商南县科学编制天麻产业发展方案,优化区域布局,明确“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发展路径。为破解资金难题,当地整合涉农资源,落实产业奖补政策,创新推出“天麻贷”等定制化金融产品,为产业起步注入金融活水。同时,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通过企业带动、合作社组织、基地示范,将分散的农户生产与广阔市场紧密联结,形成“抱团发展、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产业联合体。
科技赋能让品质更有保障。当地积极联动多家农业科研院校组建专家服务团队,把技术指导直接送到田间地头。广泛推广“菌材林+天麻”生态种植模式,在保障菌材供应的同时守护生态环境,实现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双赢。从选种育苗到栽培管理,再到采收加工,一套全链条标准化技术规程全面落地,让天麻品质稳定可控。
“以前种天麻全凭老经验瞎琢磨,现在有技术员定期指导,下种时间、湿度控制都有精准标准。你看我这刚挖的天麻,个个都这么扎实!”清油河镇种植大户胡久明捧着新鲜出土的天麻,满脸喜悦地说道。
延链强牌提价值 声名远播香万家
为让天麻价值最大化,商南县着力延伸产业链条,推动产业从“卖原料”向“卖产品”“卖品牌”升级。当地重点扶持龙头企业开展精深加工,成功开发出天麻切片、天麻酒、天麻粉等多款高附加值产品,产品溢价能力显著提升。数据显示,深加工产品利润率较传统干品销售提高30%以上,产业效益实现质的飞跃。
“酒香也怕巷子深”,品牌建设成为产业突围的关键。商南县双管齐下打响品牌:“走出去”积极亮相各类农产品博览会、展销会,让商南天麻直面全国市场;“练内功”持续强化品质管控,推进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报,以过硬品质筑牢品牌根基。此次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正是对其品牌价值的权威认可。与此同时,电商平台、新媒体直播等新兴渠道同步发力,通过“线上+线下”融合模式,让秦岭深山的优质天麻远销各地,香飘千家万户。

“麻”上生金惠民生 小产业撑起富民梦
产业兴则百姓富,天麻产业的蓬勃发展,最终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富民成效。据统计,目前商南县天麻种植面积稳定在5000亩以上,年产鲜天麻约600吨,综合产值达1100万元,已成为带动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和农户增收的“黄金产业”。全县数千农户通过种植天麻、参与产业链务工实现“家门口”就业,收入水平稳步提升。
“以前在外打工,老人孩子都顾不上。现在回家种天麻,一年收入不比打工少,还能照顾家庭,日子越过越有奔头!”清油河镇种植户张大姐的话,道出了当地群众的共同心声。从外出务工到返乡种麻,越来越多的农户借着产业发展的东风,实现了增收与顾家的双重心愿。
荣登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对商南天麻而言是荣誉更是新起点。下一步,当地将以此次认证为契机,持续在标准化生产提升、品牌影响力扩大、市场渠道拓展等方面下功夫,让“商南天麻”这枚秦岭孕育的“金疙瘩”更加闪亮,为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群众生活持续改善注入更强劲的动力。


本网原创,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注:凡注明“来源:XXX(非陕西城乡劳动就业网 sxcxldjy.com)”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邮箱:782481785@qq.com】
推荐
21 / 10月
20 / 10月
16 / 10月
23 / 09月
20 / 09月
20 / 09月
20 / 09月
19 / 09月
05 / 09月
27 / 08月
热榜
标签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