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市柞水县凤凰镇凤街社区慈善幸福家园五周年:走出特色养老路,绘就基层治理新画卷

  (通讯员:  赖光林   初审:央行   央通达  李山林  审编:杨川)

13.jpg

  2025 年 10 月 24 日,重阳佳节前夕,商洛市柞水县凤凰镇凤街社区举行了慈善幸福家园暨慈善老年大学创建五周年总结座谈会。此次会议全面回顾了五年间 “慈善养老、文化养老” 的探索历程,通过表彰先进、总结经验,为基层老年教育与社会治理的深度融合提供了重要借鉴。凤凰镇党委副书记房青、文化站站长王玫,县慈善协会副会长赖林等出席会议,60 余名老年大学学员共同参与并观看了自编自演的文艺节目。

1.jpg

  座谈会由慈善老年大学常务副校长黄裕新主持。社区居委会党支部书记、慈善老年大学校长姚发宏在致辞中,对长期支持社区发展的各方表示感谢。副校长郑传策宣读了表彰决定,胡盛娥等 10 名优秀志愿者及黄信兰等 35 名优秀学员受到表彰。县慈善协会副会长赖光林在主题发言中,高度评价了社区慈善幸福家园和老年大学五年来取得的成就。

3.jpg

  完善设施,构筑老年精神家园

  凤街社区慈善老年大学位于凤凰古镇核心区,面积 249 平方米,由县慈善协会争取省慈善协会项目支持建成。校内教务办公室、图书室、演艺大厅等设施一应俱全,并配备了音响灯光、LED 屏等现代化教学设备。目前,学校已发展骨干学员 80 余人、普通学员 200 余人,开设了保健养生、乐器培训、书法绘画等多门课程,满足了老年人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

4.jpg

  志愿引领,凝聚社区发展力量

  学校采用 “社区主导 + 志愿者支撑” 的管理模式,由社区党支部书记兼任校长,退休干部、教师等担任校务委员。驻校的 10 余名志愿者多为退休教师、医生等专业人才,他们无偿承担教学、管理等工作。五年来,志愿者们热情高涨,如老中医党学德坚持讲授养生课程,退休教师吴履忠创作并教唱歌曲,农民志愿者胡盛娥自编自导文艺节目 40 余场,他们的奉献成为学校发展的核心动力。

5.jpg

  文化赋能,激发社区内生动力

  学校以文艺活动和文化研究为重点,推动 “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学员自编自演的《凤凰古镇实在美》等节目年均演出 10 余场,融合汉剧、花鼓戏等非遗元素,多次在全县文艺展演中获奖。2024 年,学校发起成立凤凰古镇历史文化研究会,组建了《凤凰镇镇志》等编纂专班,挖掘整理当地人文历史与非遗习俗。同时,学校聚集了多名省市级非遗传承人,通过教学实践推动传统技艺传承。

59.jpg

  多方支持,夯实慈善发展根基

  凤街社区慈善老年大学的发展离不开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支持。陕西省慈善协会会长吴前进等省市县领导多次亲临指导,省慈善协会专项资助 12 万元,中国科学院院士徐世烺捐款 1 万元,县级退休干部康名国捐赠图书 4000 册及现金 1.5 万元等。累计接收捐款捐物价值超过 30 万元,学校还先后获评 “全国最美农家书屋”“陕西省慈善幸福家园示范社区” 等称号,40 多名志愿者受到各级表彰。

2.jpg

  展望未来,持续提升社区治理水平

  五年来,凤街社区慈善老年大学的实践证明,“志愿奉献”“文化赋能”“多元协同” 是其成功的关键。然而,对标省慈善协会的 “五个一” 创建标准,学校在慈善监委会建设、社区慈善中心统筹等方面仍有提升空间。会议倡议,将慈善幸福家园建设纳入社区乡村振兴 “十五五” 规划,探索多元投入模式,深化资源整合,聚焦 “一老一小” 和特殊困难群体,完善关爱帮扶机制,为基层社会治理和乡村振兴贡献更多力量。



第58 《陕西城乡劳动就业》《陕西人社政策法规》数字融媒体开始订阅.jpg

第61-2 期待您关注.jpg

第59-3 陕西城乡劳动就业报 刊 网 矩阵.jpg

关注我们

网权声明 网站简介 网站纠错 互助互利 平台团队 平台联系 在线排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