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甲仍逐梦 实干映初心——瞿廷胜四十五年奋斗历程纪实

  (通讯员:赖光林   初审:央行   央通达   李山林  审编:杨川)

12.jpg

   在商洛市柞水县杏坪镇肖台村,提起瞿廷胜的名字,乡亲们都会竖起大拇指。这位1960年出生的老人,四十五年间辗转教育、工业、基层治理、劳务输出等多个领域,从乡村教师到劳务领路人,用脚步丈量初心,以实干书写担当,成为基层奋斗者的生动缩影。

  摸爬滚打积经验 初心在肩踏征程

  1979年,刚从凤镇中学毕业的瞿廷胜,怀揣着对生活的热忱奔赴西安东郊一家豆制品厂,从普通工人干到车间主任。三年里,他白天钻研生产工艺,晚上摸索管理方法,把车间打理得井井有条,不仅练就了过硬的技术本领,更培养了统筹协调的能力,为日后干事创业打下了坚实基础。

  1983年,得知家乡天台小学缺教师,瞿廷胜毅然放弃城里的工作回到肖台公社。在乡村讲台的五年间,他既是授课老师,又是孩子们的"大家长",白天教知识,晚上帮困难学生补功课,用粉笔在黑板上书写希望,点亮了一批又一批乡村孩子的求学梦。1986年,他应朋友邀请前往安康,全程参与一家豆制品厂的筹建工作,从设备调试到工艺优化亲力亲为,积累了宝贵的实业运营经验。

54.jpg

  扎根基层解民忧 情系乡梓办实事

  1988年,凭着踏实肯干的口碑,瞿廷胜被群众一致推荐担任肖台乡天台村村主任。上任伊始,他走遍全村摸清底数,发现道路不通、缺水缺电是制约发展的"拦路虎"。他带头筹措资金、组织劳力,白天和村民一起扛锄头修公路,晚上蹲在工棚里规划水管线路,短短五年就实现了全村通路、通水、通电,还带动大家发展养猪、种桑等农副业,让村容村貌和村民收入双双提升。

  1992年,瞿廷胜转任肖台乡计生干部,这一干就是十二年。基层计生工作繁琐复杂,他始终坚持"政策讲透、服务到位",哪家有困难他主动上门帮忙,哪家有思想顾虑他耐心劝说,用真情实意化解矛盾,成为乡亲们信赖的"贴心人"。有人问他累不累,他总说:"群众的事没小事,把事办在心里就不觉得累。"

15.jpg

  创业带动促增收 薪火相传守初心

  2004年,看到家乡不少劳动力闲置,瞿廷胜决定投身劳务输出行业。他跑遍新疆多地对接用工需求,第一次就带领本县数十名劳动力赴疆参与棉花采摘。由于组织有序、服务周到,他多次被新疆建设兵团评为优秀带队干部,还被县委、县政府授予优秀党员致富带头人称号。

  2010年,瞿廷胜进入县扶贫局工作,2016年担任督察考核股长,始终聚焦群众增收核心诉求。2020年退休后,他没有选择清闲度日,而是创办陕西众盛人力资源公司,在柞水设立4个劳务工作站,精准对接江苏汽车配件厂、浙江得力文具厂等20多家企业,每年稳定输送柞水、镇安两地劳务人员1200余人。为了让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他又在柞水创办毛绒厂,先后建成县城、下梁、凤镇3个分厂,带动一批妇女和留守人员就业。2023年,看着公司运营步入正轨,他将管理权交给儿子瞿志华、女儿瞿敏,自己则重返劳务一线,继续为乡亲们牵线搭桥。

  花甲领航不停步 实干精神传佳话

  如今已过花甲之年的瞿廷胜,依旧奔波在劳务输出的路上,成为工友们最信赖的"主心骨"。2025年3月,他带领30名工人南下广东剪红薯苗,45天里全程盯在田间;5月转战湖北虾厂,组织37名工人开展剥虾作业,一干就是50天;6月奔赴宁夏收割芹菜,40名工人在他的统筹下高效完成百日劳作;10月又带领53人赴榆林参与山药挖掘,四十多天里全程做好后勤保障。从岭南到塞北,从田间到车间,他用脚步串联起劳务协作的网络,也让"柞水务工者"的口碑越传越远。

41.jpg

  四十五年风雨兼程,四十五年初心不改。瞿廷胜用跨领域的奋斗经历,诠释了基层劳动者的坚韧与担当。从乡村讲台的坚守到基层治理的深耕,从创业带动的探索到劳务领航的执着,他用实干赢得认可,用奉献温暖人心。正如他常说的:"只要能为乡亲们做点实事,我就有干不完的劲。"这份朴实的坚守,正是基层奋斗者最动人的底色。



第58 《陕西城乡劳动就业》《陕西人社政策法规》数字融媒体开始订阅.jpg

第61-2 期待您关注.jpg

第59-3 陕西城乡劳动就业报 刊 网 矩阵.jpg

关注我们

网权声明 网站简介 网站纠错 互助互利 平台团队 平台联系 在线排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