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黄龙县人社局 初审:央行 央通达 审编:杨川)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是守护群众晚年生活的“安全网”,如何让这份保障更扎实?今年以来,延安市黄龙县把提升养老待遇作为民生工作的重点,依托村集体经济发展成果,探索推行集体经济补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模式,让集体收益真正变成群众的“养老钱”,为民生保障注入新活力。

政策落地有章法 层层推进强保障
按照延安市人社局《关于开展集体经济补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的通知》(延人社发﹝2025﹞64号)要求,黄龙县迅速行动,通过县政府常务会专题研究部署,出台《关于开展集体经济补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的通知》(黄政办函﹝2025﹞37号),明确工作目标、实施步骤和各部门责任分工。
这份文件从制度层面完善了“个人缴费、集体补助、财政补贴”的三元筹资模式,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更具韧性。“以前养老主要靠自己和政府补贴,现在加上集体补助,缴费压力小了,将来领的钱也多了。”刚办理完参保手续的村民王大爷道出了不少人的心声。
上下联动摸实情 精准服务送上门
政策要落地,调研先铺路。县人社局联合居保中心组建专项工作组,走遍全县7个乡镇的村组,与乡镇干部、村干部、群众代表坐在一起算收益、聊需求,详细摸清各村集体经济收入规模、分配情况以及群众参保意愿,为政策实施打下坚实基础。
为让群众吃透政策,各乡镇结合实际拿出“土办法”:村级大喇叭每天定时播报,网格员带着宣传册入户讲解,集市上设置咨询台现场答疑,把“集体补助多少钱、怎么申请、能领多少”等关键问题讲得明明白白。在试点村选择上,重点考虑集体经济实力较强、群众参与积极性高的村庄,确保每个乡镇至少有1个试点村先行先试。
试点见效暖人心 集体红利惠民生
如今,黄龙县集体经济补助养老保险试点已初见成效:7个乡镇全部选定试点村,9个村集体经济组织主动参与,222名符合条件的村民已顺利领到集体补助。这一举措不仅拓宽了养老保险筹资渠道,更让群众切实感受到集体经济发展带来的实惠。
在白马滩镇试点村,村集体经济依托研学旅游、特色种植等产业发展壮大后,首先想到反哺村民。“村集体有了收益,就该用到村民最关心的事上。”村负责人介绍,仅养老保险补助一项,村里已投入资金近3万元。试点村的数据显示,政策实施后,村民参保积极性显著提高,主动提高缴费档次的群众比去年增加了两成。

扩面提质再发力 持续传递民生温度
下一步,黄龙县将根据试点情况完善工作机制,结合各村集体经济发展水平和群众需求,逐步扩大政策覆盖范围。同时,加强对集体补助资金使用的监管,确保每一分钱都用在村民养老上。
“集体经济强了,民生保障才能更实。我们要让更多村民共享发展成果,让养老更有底气、生活更有盼头。”县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持续优化服务,让这项民生政策走得更稳、更实。



本网原创,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注:凡注明“来源:XXX(非陕西城乡劳动就业网 sxcxldjy.com)”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邮箱:782481785@qq.com】
推荐
21 / 11月
11 / 11月
21 / 10月
20 / 10月
16 / 10月
23 / 09月
20 / 09月
20 / 09月
20 / 09月
19 / 09月
热榜
标签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