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市陈仓区多维发力让养老政策“活”起来 惠民红利直达百姓心间

  (通讯员: 苏红莉  初审:央行  央通达  马亚丽  张蓉 审编:杨川)

1.jpg

  “以前总觉得养老保险政策复杂,听完快板表演才明白,多缴一年将来就能多领不少钱!”近日,宝鸡市陈仓区贾村镇集市上的政策宣传点前,刚看完快板表演的村民王大叔拿着宣传手册连连点头。这是陈仓区城乡居保中心破解群众“不知晓、不理解、不会办”难题,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政策走进千家万户的生动场景。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是守护群众晚年生活的“民生安全网”。为让这份保障真正覆盖到每一位符合条件的群众,陈仓区城乡居保中心创新打造“线上线下联动、形式内容精准、服务保障贴心”的宣传服务模式,把“文件里的政策”变成“群众身边的实惠”,推动参保意识从“要我参保”向“我要参保”转变,政策普及率和群众满意度持续提升。

0.jpg

  “线上+线下”全覆盖 政策宣传无死角

  “打开微信公众号就能查缴费档次,村里微信群还发了操作视频,不用跑大厅就弄明白了!”陈仓区虢镇街道西堡村村民李女士的体验,正是线上宣传便捷性的体现。区居保中心通过政务公众号定期推送图文并茂的“政策干货”,村(社区)微信群精准转发参保指南和操作教程,让年轻人实现政策资讯“指尖可达”。

  针对老年群体等更习惯面对面交流的群体,线下宣传精准发力。组建的“政策宣讲队”常年扎根乡村集市、社区广场,摆起“咨询摊”现场解答参保缴费、待遇申领等高频问题;村(社区)公告栏张贴醒目海报,让政策抬头可见;对行动不便的老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开展“敲门行动”上门帮办参保缴费、资格认证等业务,把服务送到家门口。截至目前,累计开展线下集中宣传86场,上门服务特殊群体1200余人次。

  “土味+趣味”巧解读 政策听懂记牢固

  摒弃“念文件、讲条款”的传统模式,干部职工化身“宣传员+创作者”,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解读政策。自编自演的快板《城乡居保是靠山,老有所养保平安》和情景剧《我的养老金为什么比你少》,用接地气的台词和生动的情节,把“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道理讲得明明白白;录制的方言版政策解读音频,通过“村村响”大喇叭每日定时播报,让政策声音飘进田间地头;创作的政策绕口令和趣味短视频,在抖音、微信等平台循环推送,单条视频最高播放量达3.2万次,让年轻人在轻松氛围中了解参保好处。

68.jpg

  “分类+精准”强滴灌 应保尽保见实效

  联合民政、公安等部门打通信息壁垒,建立数据共享机制,精准筛选出16-45周岁、46-59周岁未参保人员名单,以村为单位建立台账,实行“承包销号”制度。针对不同群体“量身定制”宣传内容:对年轻人重点讲清“早参保负担轻、收益久”的优势;对中年群体详细解读缴费年限与待遇挂钩的激励机制,现场算清“缴费账”“待遇账”,打消参保顾虑。

  精准宣传换来了参保热情的持续高涨。2025年,陈仓区新增参保1525人,7.9万名参保群众共缴纳保费6075万元,人均缴费达768元,较上年提高92元,“主动参保、多缴长缴”的氛围日益浓厚。

71.jpg

  “短信+提醒”暖护航 服务打通最后一公里

  依托大数据分析,精准识别未缴费、未参保及资格认证到期人员,通过发送温馨短信告知“缴费时间、参保流程、认证时限”等关键信息。“收到短信当天就用手机App完成了认证,不用跑冤枉路!”虢镇街道东街社区居民张大爷说。2025年以来,累计发送提醒短信206158条,仅用一个多月就完成8.9万名待遇领取人员资格认证,认证率达99%,用“无形的短信”传递了“有形的关怀”。

  下一步,宝鸡市陈仓区城乡居保中心将持续倾听群众反馈,动态优化宣传策略,把政策宣传与便民服务更紧密结合,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真正成为群众看得见、摸得着、信得过的“养老定心丸”。


第58 《陕西城乡劳动就业》《陕西人社政策法规》数字融媒体开始订阅.jpg

第61-2 期待您关注.jpg

第59-3 陕西城乡劳动就业报 刊 网 矩阵.jpg

关注我们

网权声明 网站简介 网站纠错 互助互利 平台团队 平台联系 在线排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