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宝鸡市岐山县养老保险经办中心 张亚梅 初审: 央行 央通达 审编:杨川)
十五年前,初出校园的我机缘巧合投身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经办工作。时光飞逝,如白驹过隙,当年的青涩新手,如今已能娴熟处理各项业务。在这十余年一线工作中,我有幸见证我国社会保障事业一路高歌猛进,在精细化、人性化管理上迈出坚实步伐。
2011 年,刚参加工作不久的我,负责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发放。那时,每月要手动核算新退休人员养老金补发、死亡人员养老金停发,全县数千离退休职工的养老金,需逐一仔细核算,再与系统核对无误后,通过县邮政、联社发放到退休人员存折。由于联网技术受限,部分表格需手动制作,核对养老金数额容不得半点差错,哪怕一分钱的出入,都可能耗费几天时间核对。遇到离退休人员待遇调整这类普惠政策落实,人员养老金增长额度不同、手工录入易出错,极大考验我的专注度与耐心。不仅如此,手工业务审核环节存在诸多不完善之处,社保办理漏洞频出。
自 2019 年省市社银发放模式落地,这些困扰成为历史。业务操作实现导出导入全覆盖,重点业务系统新增提示、阻断功能,养老金调整业务通过系统设定轻松完成。核心三版平台上线后,每笔业务都需扫描上传佐证资料,业务经办全程留痕,既保障操作规范,也有力保护了业务办理人员。
社保领域的变化,还体现在人员管理服务层面。参保缴费人员思想意识显著提升,退休人员领取基本养老金年检认证、退休死亡人员抚恤金发放服务更加便捷。
过去,参保人员对自身权益关注度不足。部分职工为眼前工资多一点,放弃企业缴纳养老保险权益,认为养老保险 “远水解不了近渴”,缺乏对未来风险的认知。曾有私企职工,企业愿为其缴纳社保,他却执意要求将单位承担部分以现金发放,对养老保险的长远保障作用置若罔闻。灵活就业人员因收入不稳定,常中断缴费,临近退休才发现缴费年限不够,补缴时不仅要交滞纳金,还影响养老金计算基数。这种对社保权益的忽视,在当时屡见不鲜,令一线经办人员深感无奈。
近年来,随着社保政策宣传深入和公众风险意识提升,情况发生逆转。如今,企业职工主动监督单位社保缴纳,灵活就业人员合理规划缴费,主动参保、按时缴费成为共识。他们意识到,养老保险是晚年生活的重要保障,而非遥不可及的 “远水”。这一观念转变,减轻了工作负担,也反映出社会保障体系在公众心中地位日益重要。
退休人员年检认证与抚恤金发放服务也今非昔比。过去,退休人员需在规定时间到社保经办大厅现场认证,行动不便或异地居住的老人极为不便。死亡人员抚恤金发放,家属需提供大量证明材料,经多部门层层审批,耗时费力。如今,“互联网 + 社保” 服务模式让退休人员可通过手机 APP、人脸识别线上完成认证,足不出户即可。死亡人员抚恤金发放流程简化,证明材料减少,家属办理更加便捷高效,切实感受到政策的人性化关怀。
这些变化,是科技赋能社保服务的生动实践,彰显国家对民生福祉的高度重视。从手工核算、现场办理到智能化操作、“一网通办”,每一步进步都凝聚着参保人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饱含社保人的辛勤付出。看到办事群众满意的笑容,听到他们对社保政策的认可,我深刻体会到这份工作的价值。未来,相信我国社会保障事业将持续向便捷、高效、普惠迈进,为更多人筑牢民生保障网,让参保人员共享发展成果,安享幸福晚年。
本网原创,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注:凡注明“来源:XXX(非陕西城乡劳动就业网 sxcxldjy.com)”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邮箱:782481785@qq.com】
推荐
08 / 08月
05 / 08月
05 / 08月
01 / 08月
15 / 07月
08 / 07月
29 / 05月
29 / 02月
28 / 06月
22 / 05月
热榜
标签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