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汉中市人社局 汉中市劳动就业服务局 初审:央行 央通达 王英 王生辉 许宝平 审编:杨川)

11月20日,汉中火车站南广场暖意融融,汉中市2025年“金秋招聘月”暨苏陕协作综合招聘会在此举行。尽管已入冬,现场却人头攒动、热度攀升,求职者与招聘企业双向奔赴的场景格外热闹。这场由汉中市劳动就业服务局联合南通市劳动就业管理中心主办的招聘会,以“岗位供给+政策扶持”双轮驱动,为用工企业与求职者搭建起高效对接的桥梁。



本次招聘会精准汇聚优质资源,共吸引汉中本地及江苏南通134家企业参会,带来涵盖智能制造、电子信息、现代服务、教育培训等多个重点领域的3057个岗位,既有技术研发、经营管理等中高端职位,也有市场营销、生产一线等基础岗位,可满足不同学历、技能水平求职者的需求。其中,南通企业带来的375个精选岗位因薪资优厚、发展空间广阔,成为现场焦点,不少求职者驻足咨询、递交简历。



“上午刚开场就有20多人咨询,10人通过首轮面试,这下用工缺口总算有了着落。”中天钢铁集团(南通)有限公司招聘人员难掩欣喜,他表示汉中劳动力资源丰富、素质过硬,借助苏陕协作平台招到适配人才,为企业发展注入了新动能。磊菱半导体设备(江苏)有限公司人事负责人顾晓磊也深有同感:“苏陕协作搭建的平台太给力了,我们高效找到了急需的技术工人,这对企业扩产增效帮助很大。”现场一位求职者同样满脸笑容:“岗位选择特别多,还能和南通大企业直接对接,我已经和一家电子厂达成意向,这下心里踏实了。”



为打破地域限制、扩大服务覆盖面,招聘会同步开启线上“云招聘”直播间,主播实时解答“应届毕业生如何选岗”“焊工有哪些适配岗位”等问题,结合求职者需求精准推荐岗位,吸引24257人次在线观看互动,让未能到场的求职者足不出户就能“云端找岗”。线上线下双线发力的模式,让就业服务既有广度又有深度。

招聘会的高效对接,离不开前期精准的帮扶铺垫。为让服务更接地气,汉中市劳服局提前开展“失业人员就业帮扶进家门”活动,领导班子带头走访登记失业人员,详细了解其就业状况、技能水平和求职意愿,量身定制就业方案并鼓励参与招聘。各县区就业服务机构同步开展“敲门行动”,通过入户走访、电话询访等方式,提供职业指导、技能培训、岗位介绍等“一揽子”服务,确保就业政策精准触达群众。


据统计,本次招聘会共吸引4700余名求职者到场咨询,638人次初步达成就业意向,有效缓解了企业用工难题和劳动者就业压力。作为苏陕协作的重要民生实践,此次活动既激活了区域人力资源活力,更让就业帮扶充满温度。


汉中市人社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深化苏陕协作机制,聚焦高校毕业生、失业人员、农村劳动力等重点群体需求,推出更多“线上+线下”融合的就业服务活动,不断拓宽就业渠道、提升服务效能,助力更多劳动者实现就业梦想,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人力支撑。

(评论员:杨永忠 初审:央行 央通达 审编:杨川)
苏陕协作搭桥梁 就业帮扶暖民心
虽已入冬,汉中火车站南广场却暖意融融。134家企业携3057个优质岗位集结,4700余名求职者踊跃咨询,638人次初步达成就业意向,线上直播间2.4万余人次实时互动——汉中市2025年“金秋招聘月”暨苏陕协作综合招聘会的火热场景,正是区域协作破解就业难题的生动实践,彰显了就业帮扶的力度与温度。
就业是民生之本,一头连着千家万户的生计,一头连着企业发展的活力,更关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根基。当前,“就业难”与“用工愁”的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如何让劳动力资源精准对接岗位需求,成为民生保障工作的关键课题。汉中这场招聘会的成功,核心在于找准了“协作”与“精准”两大密钥,为破解就业痛点提供了可借鉴的样本。
苏陕协作的机制优势,为就业帮扶注入了强大动能。作为东西部协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苏陕协作打破了地域壁垒,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此次招聘会中,南通企业带来的375个精选岗位成为焦点,中天钢铁、磊菱半导体等企业借助协作平台高效招才,既看中了汉中丰富的优质劳动力资源,也为当地劳动者提供了薪资优厚、发展广阔的就业选择。这种“汉中人力+南通岗位”的互补模式,不仅让企业获得了发展急需的人才动能,更让劳动者实现了“家门口找好岗”的心愿,实现了企业与劳动者的“双向奔赴”,更筑牢了区域协同发展的人才根基。从更深层次看,这种协作早已超越单纯的岗位输送,成为区域间产业、人才、理念交流的重要纽带,为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协同之力。
“线上+线下”的精准服务,让就业帮扶覆盖更广、更有温度。就业服务的效能,取决于是否能精准触达需求。此次招聘会既搭建了线下面对面沟通的实体平台,让招聘专员与求职者实时互动、答疑解惑,更开启线上“云招聘”打破地域限制,让未能到场的求职者足不出户就能获取岗位信息。这种“双线融合”的模式,既保障了服务的广度,又提升了匹配的效率。更值得称道的是,主办方前期开展的“失业人员就业帮扶进家门”“敲门行动”等举措,通过上门走访、电话询访等方式,为失业人员、农村劳动力等重点群体量身定制就业方案,把岗位和政策送到群众心坎上。从“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这种精细化服务让就业帮扶不再是笼统的政策宣讲,而是针对不同群体需求的“私人订制”,让民生保障更有质感。
招聘会的圆满落幕不是终点,而是持续深化就业服务的新起点。汉中市人社部门明确表示,将继续深化苏陕协作机制,推出更多“线上+线下”融合的就业服务活动。这一承诺背后,是对就业民生工作长期性、复杂性的清醒认知,更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具体践行。在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中,就业保障不能停留在“一时之功”,而需构建“长效之策”——既要持续深化区域协作,拓宽岗位供给渠道;也要聚焦高校毕业生、农村劳动力等重点群体,强化技能培训与职业指导;更要创新服务模式,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让就业服务始终与需求同频共振。
一场招聘会的热度,映照出民生保障的力度。苏陕协作搭建的不仅是就业桥梁,更是民心桥梁;就业服务传递的不仅是岗位信息,更是发展信心。从区域协作的深度融合,到精准服务的精细发力,只要始终把群众就业放在心上、抓在手上,就一定能让更多劳动者实现就业梦想,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筑牢坚实的人力支撑。



本网原创,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注:凡注明“来源:XXX(非陕西城乡劳动就业网 sxcxldjy.com)”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邮箱:782481785@qq.com】
推荐
21 / 11月
11 / 11月
21 / 10月
20 / 10月
16 / 10月
23 / 09月
20 / 09月
20 / 09月
20 / 09月
19 / 09月
热榜
标签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