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摄影:西北政法大学公安学院 初审:央行 央通达 李丹民 张明利 韩智慧 姚昱龙 审编:杨川)

11月2日上午9时,西北政法大学公安学院(公共安全法学院)高级法律研修班开班典礼在该校长安校区天平楼B座举行。本次研修班旨在深化法律专业素养,强化实务应用能力,为法治领域人才培养搭建高质量学习平台。

西北政法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孙昊亮,公安学院党委书记李永宁、院长闫小军,研究生院副院长李洋,公安学院副院长李莉、培训中心副主任芮耀军、研修班班主任马媛出席典礼。陕西省人民警察学校政委马向峰、西安市公安局人民警察训练支队支队长谭冲受邀参会,全体研修班新生参加仪式。

开班典礼由李莉主持,她首先介绍了出席嘉宾及研修班筹备情况,对各位学员的到来表示欢迎。伴随着庄严的国歌声,开班典礼正式拉开帷幕。

孙昊亮在致辞中指出,西北政法大学在法治人才培养领域积累了深厚底蕴,公安学院更是凭借专业优势成为法律实务人才培育的重要阵地。他希望全体学员珍惜学习机会,深耕法律专业知识,精进实务操作技能,努力实现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的双重提升,为法治建设贡献力量。
李洋、李永宁、闫小军先后发言。李洋从研究生培养角度,强调了研修班在衔接学术研究与实务应用中的桥梁作用;李永宁、闫小军则分别从学院发展定位和专业建设方向出发,介绍了研修班的课程体系与师资优势,鼓励学员们勤学好问、学以致用。
芮耀军、马媛分别就研修班教学安排和日常管理事宜进行说明,明确了学习要求与考核标准。新生代表在发言中表达了对学习的期待,表示将严格遵守纪律,积极参与学习交流,力争学有所成。


仪式现场还举行了庄重的校徽佩戴仪式,象征着全体学员正式开启研修学习之旅。随后,李莉宣布开班典礼圆满结束,全体参会人员在教学楼门前合影留念。

据悉,开班典礼后,研修班随即开展了主题班会,组织学员们相互认识、交流学习目标。当天下午,学员们先后参观了校史馆和张汤墓遗址,深入了解学校办学历史与法治文化传承。后续,研修班将按照课程计划开展系统教学,课程内容涵盖法治理论、实务技能等核心模块,助力学员全面提升专业素养。

(评论员:杨永忠 初审:央行 央通达 李丹民 张明利 韩智慧 姚昱龙 审编:杨川)
以研修为基 育法治英才——评西北政法大学高级法律研修班开班
“法者,治之端也。”法治兴则国兴,法治强则国强,而法治人才的素养与能力,正是支撑法治大厦的基石。11月2日,西北政法大学公安学院高级法律研修班在天平楼前启幕,这场集理论深耕与实务锤炼于一体的研修盛会,不仅是一次专业能力的提升之旅,更彰显了高校与实务部门协同培育法治人才的深远考量,为新时代法治建设注入了鲜活动能。
法治人才的培育,从来离不开“深厚底蕴”与“精准赋能”的双重加持。西北政法大学素有法治人才培养的深厚积淀,正如“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该校公安学院凭借专业优势成为法律实务人才培育的重要阵地,此次研修班的开设,正是将这份积淀转化为育人实效的生动实践。从研究生院副院长强调的“衔接学术研究与实务应用”,到学院领导详解的“课程体系与师资优势”,不难看出研修班的设计紧扣“理论+实践”的核心逻辑,既避免了“纸上谈兵”的空疏,又破解了“经验主义”的局限,为学员搭建起知行合一的学习平台。
开班典礼上的细节,更藏着法治育人的深意。庄严的国歌声中,是对法治信仰的集体致敬;郑重的校徽佩戴仪式,是“传薪续火”的使命传递。孙昊亮副校长“深耕专业知识,精进实务技能”的寄语,恰如“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期许,点出了法治人才成长的关键——唯有沉心钻研、锤炼本领,方能在复杂的法律实务中坚守正义底线。新生代表“严格守纪、学有所成”的表态,更让我们看到新一代法治从业者的初心与担当,他们将在研修中汲取养分,未来必将成为法治建设的中坚力量。
尤为可贵的是,此次研修并未止步于课堂教学,而是将法治文化传承融入培育全过程。开班当日学员便参观校史馆与张汤墓遗址,在触摸办学历史中感悟法治初心,在回望先贤事迹中厚植法治情怀。这种“史论结合、情景育人”的方式,让法治不再是冰冷的条文,而是承载着历史厚度与人文温度的精神传承。正如“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法为镜,可以明是非”,当学员们将历史传承与专业学习相融合,法治信仰便会更加坚定,专业实践也会更有方向。
新时代对法治人才的需求,早已超越“懂法”的基础要求,迈向“善用法治思维解决复杂问题”的高阶标准。此次研修班涵盖法治理论、实务技能等核心模块,既有学术高度的引领,又有实践深度的挖掘,恰是对这一需求的精准回应。从教学安排的细致规划到日常管理的严格规范,无不体现着“精益求精”的育人态度,这种态度正是培育高素质法治人才的关键所在。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西北政法大学高级法律研修班的开班,是法治人才培育的一次重要实践,更是高校与实务部门携手育人的生动范例。相信在这场研修中,学员们定能“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将所学所悟转化为履职尽责的过硬本领。而这样的研修模式,也必将为更多法治人才培育提供借鉴,让法治人才之花在新时代绽放更绚丽的光彩,为法治中国建设筑牢人才根基。



本网原创,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注:凡注明“来源:XXX(非陕西城乡劳动就业网 sxcxldjy.com)”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邮箱:782481785@qq.com】
推荐
21 / 10月
20 / 10月
16 / 10月
23 / 09月
20 / 09月
20 / 09月
20 / 09月
19 / 09月
05 / 09月
27 / 08月
热榜
标签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