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建大学子深入旬阳丝铺村调研乡村噪声问题

  (初审:央行、央通达   审编:杨川)

  近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理学院的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奔赴旬阳县麻坪镇丝铺村,开展了为期三天的乡村噪声专项调研。此次调研旨在深入了解当地乡村噪声现状,为改善乡村声环境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议。

1.jpg

  抵达丝铺村后,实践团队迅速制定了详细的调研计划。他们结合村落作息特点,涵盖早晚农闲、午间休憩等不同时段,以及居住、生产、公共活动等多种场景,全面展开调研。实践队员们深入村民家中、田间地头和村落公共场所,与村民进行面对面交流。

2.jpg

  在村民老王家的小院里,队员们围坐在一起,聆听老王讲述日常噪声带来的困扰。“村里路好了,来往车辆多,尤其是农用车,声音特别大,晚上睡觉都受影响。” 老王无奈地说。队员们详细记录下噪声时段和车辆类型等信息,还了解到村里举办红白喜事时,音响声也会对周边居民造成短暂干扰。

  在村内一处公共区域,正在清扫的李阿姨告诉队员:“我打扫的地方靠近路边,车辆经过的声音一直有,货车的声音尤其大。村里搞建设时,机器声也很吵。不过村里广播宣传政策的声音适中,不觉得吵,还能让大家了解信息。” 队员们观察周边环境,记录噪声源与清扫区域的位置关系,分析不同场景下噪声对村民生活的干扰程度。

3.jpg

  在村中老年活动区域,年近八旬的王奶奶表示,虽然听力有所下降,但仍对噪声敏感。“村里办喜事放鞭炮的声音太响,夏天晚上偶尔的汽车鸣笛也会吓人一跳。” 队员们通过与王奶奶的交流,进一步完善了对老年群体受噪声影响的调研维度。

  除了访谈,实践队员们还利用专业设备对不同区域的噪声分贝进行测量,获取了大量一手数据。他们穿梭在村里的大街小巷,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存在噪声问题的角落。

4.jpg

  此次乡村噪声调研,是实践团队用专业知识回应乡土需求的一次深度实践。通过问卷与访谈,队员们将凝结成详实的报告与治理方案,为乡村声环境优化提供有力支持。

  未来,期待这份饱含心血的方案能够切实改善丝铺村的声环境,让乡村生活回归宁静。实践团队的行动也将激励更多青年投身乡村建设,为美丽乡村贡献力量。



第61-2 期待您关注.jpg

第59-3 陕西城乡劳动就业报 刊 网 矩阵.jpg

关注我们

网权声明 网站简介 网站纠错 互助互利 平台团队 平台联系 在线排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