拙朴宽厚,勤奋为学——一个农村家庭的家风传承

  前不久看到了这样一则消息:据权威机构统计,个人一生的能力和做事原则,有60%以上来自于家庭教育,而道德修养的80%来源于家庭。起初,我觉得这样的统计数据是建立在国外教育机制的基础上得出的结论,国内的情况与之大相径庭。因为很多的孩子上学之后,大部分时间在学校度过,和家庭的接触时间要少于在学校时间;但是前不久发生在我身边的一件小事改变了我的看法。那是有一天学校放学的时候,我们作家长的都在教室门口等着接孩子,这个时候大部分孩子都会挽着家长的手有说有笑的离开学校。然而,有一个家长刚接到孩子还没走几步就对孩子大发雷霆,甚至快到了大打出手的地步。都是一个班的学生,我走过去劝解了几句,询问之下才知道孩子因为玩的时候不小心把鞋子弄湿了,家长看到就骂孩子不小心。我出面劝解孩子家长,孩子也是不小心踩到水里的,只是一件小事。这个家长却始终不依不饶,继续对孩子怒吼,孩子也被吓哭了。看到这种情况,我耐心的劝解孩子家长,这时家长才吐露真情:原来在来学校之前,他因为工作上的纠纷和同事吵了一架,带着情绪来的,看到孩子又不听话,因此生气。看到这个事情之后,我细细回想这个孩子在学校的表现,据他的老师和同学说,这个孩子是一个班级里比较活跃也较难管束的孩子,上课不能长时间集中精力听讲,做作业的时候经常心不在焉。正是家长暴躁的脾气,缺乏耐心和自控力的性格影响了孩子的所作所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正是形成世界观的时候。家长的行为极易影响孩子的性格和价值观的形成。因此,家庭的家风和家长的行为在一个人成长过程中至关重要。

  这让我想起了小时候发生在我家里的一些事,或许这些就是我们家风的传承的一个过程。

  我的家庭是汉中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父亲15岁响应上山下乡,插队到了农村,和母亲组成了家庭。我们家既有着农村共有的拙朴和宽厚,也有独特的勤奋、好学和崇尚知识的良好家风。正是这些家风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它给了我面对生活的勇气和动力,帮助我在人生道路上敢于直面挑战,不惧困难,有独立的思想却不极端,性格坚韧却不失善良敦厚。

  记得小时候,老家的房子里有一幅字画,是父亲最喜欢的,那个时候,年幼的我,总喜欢战斗英雄的墙画,并不喜欢那幅字画,有一年除夕,我希望父亲用新买的毛主席去安源的画把那幅又破又旧的字画换掉,但是父亲却把那幅字画挪到了其他的房子里,并且给我说,他喜欢那幅画上所说的,勤奋的人老天都喜欢眷顾和保佑,那个时候的我并不懂得那是什么意思,只知道父亲很辛苦,每次工作回来,还要忙着打理家里自留地的庄稼,很少给自己体息的时间。直到后来,我知道那幅字是“天道酬勤”。理解了父亲的良苦用心,并且学着父亲的样子,用勤奋学习来践行这句格言。

  小时候的我和同龄的孩子一样贪玩,每天都和小伙伴泡在一起玩耍,那时候父亲是黎坪林场的林业工人,每个月才回来一周。母亲是一名农村电影放映员,每天晚上都要到各村为大家放电影。顽皮的我总是乘着母亲忙碌之时偷跑出去玩耍,有一年寒假,天气很冷,贪玩的我满手长满了冻疮。父亲为了把我吸引在家里,就在他的藏书中翻出了一本小人书,哄着我看书。在父亲的指引下,我很快就被小人书俘获了。从此之后,我喜欢上了看书,书中那些英雄人物的事迹使我产生了走出农村,看看外面世界的想法。我至今还记得那是一本缺了封皮的《三国演义》,书虽很陈旧,但每个页角都很平整。父亲喜欢看书,更喜欢藏书,几乎每年都会在书店淘一些书回来,每逢闲来无事,他就拿出那些书,躺在竹椅上翻看。这时候,母亲经常会打趣般的微笑着说,早看书早考上大学了。父亲则一本正经地对母亲说;“你懂什么,我们就是因为文化不高,所以才会只是个普通工人,要了跟得上时代,还得多念书啊!”后来,等我上了初中,留宿学校,每周回家父亲总会对我说,到了学校好好读书,将来考上大学,亲自去看看外面的天地。

  很多年过去了,我始终牢记着父亲当年看书的样子,记着他说的这些话,记着我们的家风。现在的我,已经有了自己的家庭和孩子,我想,我会把这些事告诉我的孩子,告诉她爷爷曾经说过的话,告诉她我们的家风——拙朴宽厚,勤奋为学。(汉中市南郑区养老保险经办中心 张博文)

关注我们

网权声明 网站简介 网站纠错 互助互利 平台团队 平台联系 在线排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