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在航天事业的发展版图中,高端技能人才是铸就大国重器的核心力量。西安航天发动机有限公司作为我国唯一的大型液体火箭发动机专业研制生产单位,在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方面的探索与实践,为我们展现了如何以体系化思维锻造高素质技能队伍,为航天事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从精准的数据中可见其技能人才队伍的雄厚实力,众多高技能人才以及各类荣誉获得者的涌现,离不开公司构建的科学培育体系。在 “选育用留” 全流程中,公司通过精准引进与订单培养保障人才供给,拓宽职业发展通道打破成长 “天花板”,健全评价晋升体系畅通晋升路径,强化薪酬激励措施体现技能价值,以赛促训加速人才成长,多维度协同发力让技能人才成长有方向、有动力。
技能大师工作室的 “五种人” 协作模式颇具特色,17 个覆盖航天主要工种的工作室充分发挥培训、创新、参谋、团队建设 “四大功能”,不仅成为技术创新的 “孵化器”,更成为技艺传承的重要平台,让精湛技艺和创新方法在协作中不断延续与突破。
针对青年技能人才的 “雏鹰计划”,以精细化带教、分阶段培养和动态管理机制,为新入职青工搭建了快速成长的阶梯,有效加速了人才培养进程,为企业人才梯队建设夯实了基础。而鼓励技能人才参与多元社会事务,更是拓宽了他们的发展空间,提升了技能人才群体的社会影响力。
西安航天发动机有限公司的实践充分证明,只有构建完善的培育体系、搭建优质的成长平台、强化有效的激励机制,才能让技能人才不断涌现。其经验为企业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提供了有益借鉴,也让我们看到了技能人才在推动高端制造和产业升级中的关键作用。
构建全链条培育体系 锻造航天高端技能人才队伍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六研究院西安航天发动机有限公司人力资源处处长徐玮在陕西省 2025 年世界青年技能日暨 "技能照亮前程" 主题活动上的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大家上午好!很荣幸代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六研究院西安航天发动机有限公司,就技能人才培养工作与各位交流。
西安航天发动机有限公司作为我国唯一的大型液体火箭发动机专业研制生产单位,始终遵循产业工人成长规律,着力构建科学完善的高技能人才培育体系,致力于打造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技能人才队伍,为保障航天型号科研生产任务顺利推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人才支撑。下面,我从五个方面介绍相关工作情况。
一、技能人才队伍基本概况
公司现有技能人才队伍中,首席技师 2 人、特级技师 18 人、高级技师 76 人,高级工及以上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员总数的 45%;拥有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 1 人,全国劳动模范 2 人,大国工匠年度人物 1 人,全国技术能手 14 人,陕西省首席技师 5 人,陕西省技术状元 4 人,陕西省技术能手 67 人;11 名技能人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技艺精湛的技能人才梯队。
二、聚焦 "选育用留" 全流程,完善技能人才管理机制
在公司统筹部署下,各业务部门与基层单位协同联动,从关键环节入手强化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精准引进与订单培养:与省内外优质 "双高" 院校建立合作关系,提前锁定优秀技能人才苗子,通过订单式培养模式,确保人才供给与岗位需求精准匹配,为企业持续注入新鲜血液。
拓宽职业发展通道:建立技能人才业务职务体系,自 2020 年起已聘任 27 名高技能人才担任四级至一级技能能手业务职务,参照对应职级待遇标准,有效打破技能人才职业发展 "天花板",激发成长动力。
健全评价晋升体系:规范开展 "新八级工" 职业技能等级评价与工程系列职称评审,覆盖 39 个职业、73 个工种的有序晋升通道。2024 年首次开展首席技师等级评审,2 人成功获评;同时畅通 "双师型" 人才发展路径,已有 5 名技能人员取得高级工程师职称、2 人取得工程师职称、5 人取得助理工程师职称。
强化薪酬激励措施:设置专项技能津贴,根据岗位职责、绩效贡献等因素,甄选 80 余名高技能人才实施岗位分红等中长期激励,稳步提升技能人才收入水平,让技能价值得到充分体现。
以赛促训培育苗子:常态化组织各工种青工技术轮训与职业技能竞赛,营造 "学比赶超" 的良好氛围。积极参与国家及省市各类竞赛,2024 年有 7 名员工通过竞赛获评 "陕西省技术能手",加速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三、发挥技能大师工作室效能,搭建技术创新与人才培育平台
公司构建由技能大师牵头,技能骨干、工艺人员、管理人员及行业专家协同参与的 "五种人" 协作模式,以项目为纽带,推动 17 个覆盖航天主要工种的各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充分发挥 "四大功能":
能工巧匠培训功能:通过师带徒、实操训练等方式,传承精湛技艺,培养多能工人才。
绝招绝技创新功能:聚焦生产难题开展技术攻关,提炼创新方法,形成多项绝技绝活。
生产工艺参谋功能:参与工艺优化与改进,为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提供实操层面的专业建议。
团队建设实践功能:凝聚团队力量,形成技术互补、协同攻坚的工作氛围。
技能大师工作室不仅成为技术创新的 "孵化器",更拓宽了技能人才的交流渠道,在技能大师的辐射带动下,员工岗位成才成效显著。
四、实施 "雏鹰计划",助力青年技能人才快速成长
针对新入职青工能力提升需求,公司自 2022 年起启动 "雏鹰计划" 师带徒项目,构建 "三年周期、部门联动、班组跟进、全程管理、考核激励" 的培养机制:
精细化带教安排:组建专业师傅库,根据岗位需求为新员工匹配导师,签订《师徒协议书》,明确分阶段培养目标与计划。
分阶段培养模式:将培养周期分为引导期、实践期、提升期三个阶段,结合班组精益管理实施全流程跟踪培养与考核评价。
动态管理机制:每季度开展现场检查、经验分享与问题通报,形成改进清单推动持续提升,每年进行综合考核评估。
项目实施以来,在技能知识萃取、工匠精神传承、培训教材编制及标准化作业推广等方面成效显著,有效加速了新员工成长,为保障产品质量与生产进度提供了有力支持。
五、拓展技能人才发展空间,鼓励参与多元社会事务
积极为技能人才搭建更广阔的发展平台,支持他们在兼任高校实践教师、参与项目评审、承担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担任国家级及省级职业技能竞赛裁判与专家、参与企业精益管理优化等事务中发挥专业优势。越来越多的技能人才走出生产车间,主动参与企业内外的决策咨询,既贡献了实践经验,也提升了技能人才群体的社会影响力。
技能是立身之基,奋斗是成长之路。感谢陕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长期以来对公司技能人才工作的支持。未来,公司将持续优化技能人才培养体系,以更务实的举措锻造高素质技能队伍,让技能点亮职业前程,为航天事业发展与地方产业升级贡献更多力量。
(初审:周武 许宝平 王英 王生辉 央行 央通达 审编:杨川 孙凯文)
本网原创,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注:凡注明“来源:XXX(非陕西城乡劳动就业网 sxcxldjy.com)”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邮箱:782481785@qq.com】
推荐
15 / 07月
08 / 07月
29 / 05月
29 / 02月
28 / 06月
22 / 05月
24 / 06月
28 / 06月
22 / 05月
11 / 03月
热榜
标签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