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产教融合 培育现代工匠 —— 西安技师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冯小平在陕西省 2025 年世界青年技能日暨 “技能照亮前程” 主题活动上的发言​

1.jpg

2.jpg

0.jpg

  编者按:

  在技能人才成为产业升级核心支撑的当下,技工院校作为培育技能人才的主阵地,其办学模式与育人成效备受关注。西安技师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冯小平在陕西省 2025 年世界青年技能日暨 “技能照亮前程” 主题活动上的发言,为我们呈现了一所企办技师学院在深化产教融合、培育现代工匠道路上的生动实践。

  作为隶属于中国西电集团有限公司的企办院校,西安技师学院历经 70 年发展,始终坚守技工教育本位,将企业办学特色与产教融合深度结合。其锚定产业需求,精准规划人才培养方向,聚焦高端装备制造领域高、精、尖、缺岗位需求,致力于培养复合型 “双高” 技能人才,为区域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在构建 “双高” 人才培养体系上,学院多维度发力。打造与产业链精准对接的特色专业群,确保专业紧跟产业升级步伐;推进工学一体化课程改革并覆盖所有专业,还为全省技工院校师资培训贡献力量;构建 “四级递进” 实训平台,为学生技能提升筑牢根基;建立多元评价机制,保障专业建设贴合企业需求;组建 “三元” 结构师资队伍,彰显企业办学优势。

  通过搭建校企联盟和产业技工教育联盟,学院强化校企协同,创新技能人才培养模式。“西电工匠” 培育行动、预备技师 “订单班” 等举措,实现了校企资源互补、共赢发展,不仅让毕业生就业率常年保持高位,更助力企业人才升级与技术革新。

  面向未来,学院以一流技师学院建设为目标,规划优化学制教育、拓展职业培训、加强内涵建设,坚持 “专、精、特、新” 发展路径。西安技师学院的探索,为技工院校如何深化产教融合、培养适应产业发展的高技能人才提供了有益借鉴,也让我们看到了技工教育在推动技能强国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19.jpg

深化产教融合 培育现代工匠

  西安技师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冯小平在陕西省 2025 年世界青年技能日暨 “技能照亮前程” 主题活动上的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企业代表、院校同仁:

  大家好!非常感谢省人社厅、省职业培训协会给予这次交流机会,让我能在全省世界青年技能日宣传活动中,与各位分享西安技师学院在技能人才培养领域的探索实践。今天我交流的主题是 “深化产教融合、培育现代工匠”。

  西安技师学院作为企办院校,隶属于中国西电集团有限公司,始建于 1954 年,2004 年升格为技师学院,是陕西省首批两所技师学院之一,2007 年被确定为全日制技师培养试点单位。历经 70 年发展,学院始终发挥企业办学特色,通过产教深度融合,构建起校企双制、工学一体的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为区域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和产业升级提供了有力的高技能人才支撑,办学成效获得社会广泛认可,2024 年 9 月被授予 “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称号。

  一、锚定产业需求,精准规划人才培养方向

  作为企办技工院校,学院始终坚守技工教育本位,聚焦陕西省重点产业链布局,紧扣高端装备制造领域高、精、尖、缺岗位需求,确立以全人教育为导向的培养目标。构建起职业通用能力、岗位核心能力、职业发展能力的三维目标体系,致力于培养通晓行业规律、具备多元技能、富有创新精神、技艺精湛的复合型 “双高”(高质量、高端化)技能人才,为我省产业发展提供坚实的技能人才保障。

  二、深化产教融合,构建 “双高” 人才培养体系

  学院坚持以高端装备制造业为核心的培养定位,从专业课程、实训建设、评价机制、师资队伍等多维度推进改革创新,系统化打造 “双高” 技能人才培养体系。

  (一)打造行业特色专业群

  聚焦高端装备制造领域,深入企业开展岗位需求调研,建立 “产业链 - 岗位群 - 专业群” 精准对接机制,形成智慧电气类、先进制造类、自动化与人工智能类三大特色专业群,涵盖高级工、预备技师层次专业 20 余个。通过动态优化专业设置,确保专业群紧跟产业升级和技术革新步伐,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推进工学一体化课程改革

  作为陕西省最早开展工学一体化课改试点的院校(2009 年),学院严格遵循部颁课程标准和设置方案,依据国家职业标准,全面推行工学一体化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在保留技工教育优良传统的基础上,积极吸纳新型课程模式优势,持续优化课程内容、开发配套资源,目前工学一体化培养模式已覆盖所有专业。同时,作为人社部全国技工院校一体化师资培训基地,学院承办省、部级师资培训班 20 余期,培训近 600 人次,为我省技工院校师资队伍建设贡献力量。

  (三)构建递进式实训体系

  打造与工学一体化专业课程相匹配的实训体系,按照 “三对接” 原则(实训室建设规划、设备选型与世赛标准对接,与工业标准对接,工业文化及职业素养与实训室文化对接),设置基本技能实训室、工学一体化实训室、跨工种综合性生产性实训中心、校外实训基地 “四级递进” 实训平台,为学生技能提升提供有力支撑。

  (四)建立多元评价机制

  结合技工院校学情特点,改革评价方式,构建过程性、发展性、社会性评价体系,更加关注学生成长过程和发展规律。在评价主体上,融合学校教师、企业导师和社会服务评价三方力量,确保专业教学紧贴企业实际需求和行业发展趋势,保障专业建设的可持续性。

  (五)建设 “三元” 结构师资队伍

  发挥央企办学机制优势,畅通校企人才流动渠道,通过企业引进、校园招聘、优秀毕业生留校等多途径组建师资队伍,形成 “企业工匠 + 高校毕业生 + 优秀毕业生” 相结合的 “三元” 结构工匠型师资团队,彰显企业办学特色。

  三、强化校企协同,搭建育人共同体

  (一)搭建校企合作平台

  2014 年学院发起成立 “校企联盟”,在学生实习就业、订单培养、员工培训、技能比武、技术创新等方面开展深层次合作。2024 年又牵头成立 “西安市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技工教育联盟”,精准对接产业发展需求,搭建 “产教融合、协同育人” 平台。通过资源优势互补,实现校企共赢发展。多年来,学院面向企业开展技能、管理、党建等各类培训,年培训量超 3 万人次;依托平台实现人才供需精准对接,毕业生就业率常年保持在 98% 以上,专业对口率达 93%,促进了学生高质量就业。

  (二)创新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2023 年以来,学院实施 “西电工匠” 培育行动,充分发挥企业技能人才 “蓄水池”“加油站” 和技术技能创新 “策源地” 作用。校企联合开设预备技师 “订单班”,实现共同选拔、培育、考核和评价全过程协同;针对企业一线班组长、高技能人才开展专项能力提升和学历晋升培训,助力企业人才知识更新与技能升级;联合企业开展产线设计改造、工装设计等技术革新项目,组织企业技能大师、工匠与专业教师共同参与,取得显著效益。

  四、聚焦高质量发展,推进一流技师学院建设

  下一步,学院将在省人社厅指导下,以技工教育高质量特色发展为目标,以《陕西省推动技能强企工作 13 条措施》为指引,发挥企业办学优势,坚持 “学制教育” 与 “职业培训” 双元驱动,以技师培养为高端引领,加快一流技师学院建设。

  (一)优化学制教育

  扩大全日制预备技师培养规模,通过订单培养等形式培育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联合企业举办或承办职业技能竞赛,加大竞赛投入,提升竞赛成绩,增强学院核心竞争力。

  (二)拓展职业培训

  依托央企办学和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技工教育联盟资源优势,面向理工科高校毕业生开展技能定向培训;针对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开展技能培训和等级评价,重点推进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领域培训,加大企业数字技能人才培养力度,满足产业转型发展需求。

  (三)加强内涵建设

  改革创新管理模式,深入实施二级院系独立运营机制,打造信息化、系统化、规范化、精细化的新 “四化” 管理体系;对标优秀院校提升办学水平,从基础条件、师资队伍、学生管理、校园文化等方面全面推进一流技师学院建设。

  “十五五” 时期,学院将紧跟我省产业发展新趋势,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 “专、精、特、新” 发展路径(专注产业链、追求教育精品、举办特色专业、创新办学机制),建设行业特色鲜明、产教深度融合的一流技师学院,培育更多适应产业发展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和现代工匠,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技能人才支撑。

 3.jpg

4.jpg

11.jpg

7.jpg

8.jpg

38.jpg

37.jpg

初审:周武  许宝平  王英  王生辉  央行   央通达   审编:杨川  孙凯文)



第61-2 期待您关注.jpg

第59-3 陕西城乡劳动就业报 刊 网 矩阵.jpg

关注我们

网权声明 网站简介 网站纠错 互助互利 平台团队 平台联系 在线排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