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务协作搭桥梁 匠心品牌促就业——第三届全国劳务协作暨劳务品牌发展大会将在南宁启幕

0.jpg

  (初审:央行 央通    审编:杨川)11月16日,第三届全国劳务协作暨劳务品牌发展大会新闻发布会在广西南宁举行,会上详细介绍了大会筹备情况及核心内容,并回应了媒体关切。据悉,本届大会以“协作促就业 匠心树品牌”为主题,会期一天半,将通过六项核心活动搭建合作平台,推动劳务协作与劳务品牌深度融合。

  作为劳务协作领域的年度盛会,本届大会精心设置了主体会议、成果展、工作赛、对接交流、专题研讨及专场招聘六大活动。活动设计围绕“以协作助品牌壮大,以品牌带就业增收”的核心思路,通过成果展示、经验交流、供需对接等多元形式,全面展现全国劳务协作与劳务品牌建设成效,进一步完善协作机制,助力劳务品牌高质量发展。

  三大亮点凸显“质效并举”办会理念

  相较于往届,本届大会在传承丰富活动形式的基础上,更突出“服务大局、务求实效、精益求精”三大特色,让盛会既有影响力更具含金量。

  在服务大局方面,大会从活动编排到品牌展示均紧扣稳就业、促协同的核心目标,重点呈现劳务协作在连接就业与消费、促进输入地与输出地联动等方面的创新做法,彰显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支撑作用。

  实效导向成为本次大会的鲜明特质。为破解供需对接难题,大会首次将专场招聘纳入核心活动,为劳动者与企业搭建“面对面”对接平台;同时延长成果展对公众开放时间,让劳务品牌走进更多群众视野,进一步放大社会价值。通过整合资源对接市场需求,以品牌建设织密协作网络,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价值双提升。

  精益求精的办会风格贯穿筹备全程。大会坚持简约高效原则,将分项活动从往届8项精简至6项,参展品牌数量压缩1/3,通过“减量提质”让优质品牌充分展示风采。成果展增强现场体验感与互动性,品牌展演聚焦特色亮点,对接交流突出协同效应,全力实现“1+1>2”的协作效果。

24-1.jpg

  多维配套活动拓展大会辐射效应

  为提升大会综合效益,广西同步策划了5项平行活动和“N”系列配套活动,形成“主会场+分会场”的立体活动格局。其中,“技能照亮前程”交流活动、中国—东盟青年人才交流活动、博士引进入桂对接等5项平行活动,聚焦技能提升、人才引育等关键领域,推动人才与产业深度融合。

  “N”系列配套活动则涵盖中越边境劳务协作座谈、“金绣球友谊奖”颁奖、人才小高地授牌、社会保障卡“一卡通”条例宣贯等多元内容,既强化了区域劳务协作,又完善了人才服务保障体系,为大会成果落地提供有力支撑。

  三级联动保障盛会圆满举行

  目前,大会筹备工作已进入冲刺阶段,通过高位推动、精心策划、优化保障、多维宣传四项举措,全力打造行业标杆盛会。

  在组织保障上,按照“国家主导、省级统筹、南宁落实”三级联动模式,成立筹备工作组及专班,遵循“务实、节俭、高效、安全”原则,建立“每周调度、每日会商”机制,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活动设计上,打造“五大主题展区+18个特色专区”,专场招聘将提供2万个优质岗位,预计吸引3万名求职者参与,让大会既有“看头”更有“实效”。

  保障体系对标中国—东盟博览会等标杆活动,从资金、场地、安全等方面全面发力,力求实现“简约不简单、安全有温度”的办会目标。宣传方面,通过吉祥物“壮壮”“桂桂”、倒计时海报、预热短视频及文创产品等多元载体,结合新媒体宣传矩阵,全方位营造浓厚氛围。

  劳务协作与品牌建设成效显著

  近年来,全国劳务协作不断深化,通过健全机制、拓展内容、聚焦重点三大举措,实现就业增收与区域协同双赢。在机制建设上,完善东西部协作、区域联盟等合作模式,建设区域就业服务中心和驻外站点,为农村劳动力提供“外出有渠道、稳岗有支持”的全链条服务。

  协作内容从传统劳动力输转延伸至技能培训、产业合作、权益保障等领域,协作领域也向先进制造业等新兴产业拓展,通过培育劳务品牌提升就业质量。聚焦返乡农民工、脱贫人口等重点群体,各地强化供需对接,“十四五”以来农民工规模增至2.99亿,脱贫人口务工规模连续4年稳定在3000万人以上,为乡村振兴筑牢就业根基。

  劳务品牌已成为就业增收的“新引擎”。全国培育的2300多个劳务品牌带动近6000万人就业,其中脱贫地区近200个重点劳务品牌成效突出。本届大会参展的14个脱贫地区劳务品牌,平均每个带动2.6万农村群众就业,且从业人员工资普遍高于普通务工群体。广西“柳州螺蛳粉师傅”品牌全产业链创造30多万岗位,吸纳5.4万脱贫群众就业,生动诠释了“品牌促产业、产业带就业”的良性循环。

  粤桂协作与南宁实践提供鲜活样本

  粤桂劳务协作作为区域合作典范,通过产业带动、社会协同、服务赋能等举措,打造了协作增收的“样板工程”。两省区建立党政领导互访对接机制,59个“一县一企”基地、417个帮扶车间及125个产业园区,带动15.6万人就地就业;粤桂高质量职教就业联盟开展“定制式”培训,帮助1.4万人实现“毕业即上岗”。“十四五”以来,累计举办招聘会2620场,促进170多万人次务工,42项社保服务“跨省通办”,让协作既有“力度”更有“温度”。

  南宁立足本土特色,培育38个自治区级劳务品牌示范项目,带动15.3万人就业。“南宁老友粉师傅”“横州茉莉花茶师”等品牌各具特色,其中“横州茉莉花茶师”带动产业综合产值超180亿元。通过“订单培训、定向输出”模式及技能大赛激励,构建“培训—就业—产业”循环体系,走出了“以技艺塑品牌、以品牌兴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15.jpg

  据了解,大会将进一步明确劳务品牌发展方向,通过强化系统化支撑、品质化发展、产业化升级、多元化推广,推动劳务品牌从“量的积累”向“质的提升”转变,让更多劳务品牌成为区域发展“金名片”,为高质量就业注入持久动力。



第58 《陕西城乡劳动就业》《陕西人社政策法规》数字融媒体开始订阅.jpg

第61-2 期待您关注.jpg

第59-3 陕西城乡劳动就业报 刊 网 矩阵.jpg

关注我们

网权声明 网站简介 网站纠错 互助互利 平台团队 平台联系 在线排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