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市凤县三大劳务品牌绽放全省交流活动 以技赋能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六十二)

  (通讯员:刘新兴  初审:央行  央通达 魏东  审编:杨川)

1760612826921949.jpg

  10 月 16 日至 17 日,全省劳务品牌交流活动如期举行。宝鸡市凤县精心打造的 “凤县麝工”“凤县椒果匠”“凤县药工” 三大劳务品牌集中亮相,凭借鲜明的地域产业特色、扎实的就业带动成效与深厚的技能支撑,成为活动现场的瞩目焦点,全方位展现了凤县以劳务品牌建设激活乡村发展动能的生动实践。

1760612844527907.jpg

  作为 “中国林麝之乡” 的核心产业名片,“凤县麝工” 以强劲的产业规模与领先的技术优势惊艳全场。目前,凤县林麝存栏量达 4.8 万头,占全国总量 70% 以上;年产麝香 170 公斤,占全国 80% 以上,产业规模稳居全国前列。这一成绩的背后,是当地构建的 “三个中心”(林麝基础研究中心、疫病防治中心、科技推广中心)与全国首个林麝产业学院、全国首家林麝养殖技能评价机构及民间 “土专家” 联动形成的 “徒、匠、工、师” 阶梯式技能培育体系。活动现场,该品牌 “药企引领 + 公司支撑 + 养殖户参与” 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备受关注,涵盖饲草种植加工、养殖服务、疫病防治、良种选育等多个环节,已带动 1.28 万人实现就业创业,实现了养殖数量、麝香产量、麝香价格和农民收入 “四个同步增长”,让 “全国林麝养殖技能高地” 的定位更加坚实。

11.jpg

  “凤县椒果匠” 携 “中华名椒” 与 “优质苹果” 的金字招牌强势登场。依托年产能 1.8 万吨的花椒产业与 5.3 万吨的苹果产业,该品牌创新构建 “产业托管 + 技能比武 + 全链服务” 发展路径,推出保姆式全托、订单式半托 “两托” 服务,以及园子帮建、技术帮教、产品帮销 “三帮” 机制,成功培育出国家级花椒标准化示范园、全国 “十佳明星果园” 等标杆载体。同时,通过 “采椒专列”“订单托管”“互济用工” 等创新举措,每年带动近万名跨区域务工者就业,助力 7000 余名群众实现 “家门口增收”。活动现场展示的大红袍花椒、凤县珍果等特色产品,进一步凸显了该品牌 “品质过硬、效益显著” 的双优特质。

1.jpg

  从 “药农” 转型升级而来的 “凤县药工”,以秦岭药谷为产业根基,展现出全产业链发展的强劲实力。目前,凤县中药材种植面积达 4.62 万亩,培育 20 余家中药材加工提取相关企业,创新推行 “135” 培育机制(一个发展目标、三个服务平台、五化推进举措),让技能培训更精准、劳务输出更有序。近三年来,当地每年通过 “点对点” 方式向省内外药企输送技能型人才 580 余人,从业人员人均年收入达 10 万元。此外,“药工” 党支部、“爱心直通车” 等一系列服务保障举措,让该品牌成为兼具实力与温度的劳务标杆。

  活动期间,凤县通过实物展示、宣传演示、案例分享等多元形式,全方位呈现了三大劳务品牌从 “技能培育” 到 “就业增收” 的完整发展闭环。其 “产业打底、品牌为媒、技能赋能、民生为本” 的发展思路,赢得了与会嘉宾的广泛赞誉。展望未来,凤县将持续以技能提升为核心抓手,推动三大劳务品牌提质升级,让更多群众凭借一技之长实现增收致富,让劳务品牌成为助推乡村振兴的强劲 “新引擎”,为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2.jpg

 (评论员:杨永忠  初审:央行  央通达   审编:杨川)

技能铸品牌 劳务兴乡村 —— 凤县三大劳务品牌绘就振兴新图景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核心在业,支撑在技。在全省劳务品牌交流活动中,宝鸡市凤县的 “凤县麝工”“凤县椒果匠”“凤县药工” 三大劳务品牌集中亮相、惊艳全场,以鲜明的地域辨识度、扎实的产业支撑力和显著的富民实效,成为劳务品牌赋能乡村振兴的生动范本。这三大品牌的成功实践,不仅彰显了凤县立足资源禀赋、深耕特色产业的精准定位,更诠释了 “以技赋能、以品牌聚势、以产业富民” 的乡村振兴新路径。

  劳务品牌的生命力,植根于特色产业的深厚土壤。凤县地处秦岭腹地,拥有林麝养殖、椒果种植、中药材培育的天然优势,三大劳务品牌的崛起,正是对地域特色产业的精准挖掘与深度赋能。“凤县麝工” 依托 “中国林麝之乡” 的产业根基,以占全国 70% 以上的存栏量、80% 以上的麝香产量,筑牢了 “全国林麝养殖技能高地” 的地位;“凤县椒果匠” 借力 “中华名椒” 与优质苹果的产业规模,将 1.8 万吨花椒、5.3 万吨苹果的产能转化为群众增收的红利;“凤县药工” 以秦岭药谷 4.62 万亩中药材种植基地为依托,实现了从 “药农” 到 “药工” 的转型升级。这种 “产业打底、品牌为魂” 的发展模式,让劳务品牌不再是空洞的名号,而是与地方产业同频共振、共生共荣的 “金字招牌”,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实的产业支撑。

  劳务品牌的竞争力,源于技能培育的持续赋能。没有过硬的技能,劳务品牌便失去了核心内核;没有完善的培育体系,品牌效应便难以持续放大。凤县深谙此道,为三大品牌量身打造了精准化、阶梯式的技能培育体系:“凤县麝工” 构建 “三个中心 + 产业学院 + 技能评价机构 + 土专家” 的联动机制,形成 “徒、匠、工、师” 的成长路径;“凤县椒果匠” 通过 “技能比武 + 全链服务” 模式,以 “两托三帮” 机制提升从业者专业能力;“凤县药工” 创新 “135” 培育机制,让技能培训精准对接产业需求。从基础技能到高阶技艺,从理论教学到实践操作,凤县用系统化的技能培育,让劳动者 “身怀一技之长”,既提升了劳务品牌的市场认可度,更让群众实现了 “从体力型到技能型、从务工者到从业者” 的身份转变,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源源不断的人才动力。

  劳务品牌的价值感,体现在富民兴村的实际成效。乡村振兴的最终目标,是让群众过上更富足、更幸福的生活。凤县三大劳务品牌始终坚守 “民生为本” 的初心,将品牌影响力转化为就业岗位、增收渠道和发展机遇。“凤县麝工” 带动 1.28 万人就业创业,实现 “四个同步增长”;“凤县椒果匠” 每年带动近万名跨区域务工者就业,助力 7000 余人 “家门口增收”;“凤县药工” 年均输送技能人才 580 余人,从业人员人均年收入达 10 万元。这些实实在在的数据背后,是一个个家庭的增收致富,是一个个乡村的活力迸发。更可贵的是,凤县通过 “药企引领 + 公司支撑 + 养殖户参与”“产业托管 + 订单合作” 等模式,构建了 “品牌带产业、产业促就业、就业富群众” 的完整闭环,让劳务品牌成为连接产业与民生的桥梁,让乡村振兴的成果真正惠及千家万户。

  劳务品牌是劳动力资源的 “集散地”,是产业发展的 “助推器”,更是乡村振兴的 “新引擎”。凤县三大劳务品牌的成功,不仅在于精准把握了产业、技能与就业的内在逻辑,更在于始终坚守 “产业打底、品牌为媒、技能赋能、民生为本” 的发展思路。在乡村振兴的广阔舞台上,劳务品牌的作用日益凸显。期待凤县以此次全省交流活动为契机,持续推动三大劳务品牌提质升级,进一步完善技能培育体系、拓展就业增收空间、强化品牌辐射效应,让更多群众凭借一技之长实现人生价值;更期待各地借鉴凤县经验,立足本地资源禀赋,深耕特色产业,以技能培育为核心,以品牌建设为抓手,让更多劳务品牌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动力,绘就产业兴旺、农民富裕、乡村美丽的壮美画卷。



第58 《陕西城乡劳动就业》《陕西人社政策法规》数字融媒体开始订阅.jpg

第61-2 期待您关注.jpg

第59-3 陕西城乡劳动就业报 刊 网 矩阵.jpg

关注我们

网权声明 网站简介 网站纠错 互助互利 平台团队 平台联系 在线排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