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 盛全巧 初审:央行 央通达 袁素娟 审编:杨川)

清晨八点的安康市石泉县红岩社区,阳光刚铺满街道,居民白雪兰送完孩子上学,骑上电动车三分钟就到了社区里的毛绒玩具厂。踩动缝纫机的声响中,她的一天正式开启:“以前搬下山总怕没活干,现在住得舒心,上班走路就到,老人孩子都能顾上。”
在红岩社区这家新社区工厂的车间里,80多名工人正忙着车缝、充棉、缝头,流水线上的毛绒玩具渐渐成型。“我们按件算工资,手脚快的一天能挣一百五,慢的也有五十多,还能弹性上班。”厂长李君成顺手拿起一件成品介绍,工厂专门开了岗前培训班,从穿线到缝合都有人教,新员工最快三天就能独立上岗。
车间角落的置物架上,整齐摆放着打包好的半成品材料——这是为“宝妈”群体准备的“家庭订单”。“孩子放学前能在家做,接完孩子还能来车间补工,一个月下来能挣两千多。”正在清点材料的任晓芳说,这种“车间+家庭”的灵活模式,让她不用再为“上班还是带娃”犯难。
这样的便利,源于石泉县对易地搬迁后续扶持的精准发力。为了让搬下山的群众“稳得住、能增收”,当地人社部门牵头盘活社区闲置厂房,引劳动密集型企业入驻,把工厂建在群众“家门口”。截至目前,全县已建成34家新社区工厂,像白雪兰、任晓芳这样的从业者达1400余人,其中女性占比超九成,不少留守妇女就此实现“顾家赚钱两不误”。

社区工厂不仅破解了搬迁群众的就业难题,更成了乡村振兴的“活力引擎”。石泉县人社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将重点推动社区工厂从“数量增长”转向“质量提升”,围绕产业链延伸、技能培训升级、特色品牌打造等下功夫,培育更多规模以上企业,让“楼上安居、楼下就业”的幸福图景在更多社区铺展。



本网原创,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注:凡注明“来源:XXX(非陕西城乡劳动就业网 sxcxldjy.com)”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邮箱:782481785@qq.com】
推荐
21 / 11月
11 / 11月
21 / 10月
20 / 10月
16 / 10月
23 / 09月
20 / 09月
20 / 09月
20 / 09月
19 / 09月
热榜
标签
关注我们